传媒,传播媒介,即媒体,意指信息传播工具。这工具从开始的报刊到广播到电视再到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问题解决了,人员是不用愁的。
这里的“学生”,范围界定到“在校读书的人”,与是否成年是否工作无关——60岁还能再到大学念书呢。稍具规模的初高中乃至小学都有自己的传媒,大学则不用说,校报、广播台、电视台、网站……应有尽有。这些传媒的人员聘用情况主要是几名老师作指导、管理并拥有最终决定权(也有完全由学生创办的传媒),若干名学生组成主要工作力量;而服务的对象除了学校教职工,就是广大的学生群体。所以可以将这些传媒称为“学生传媒”。
一般说,一个组织或者群体有了精英,就会有生气。中国好用“骨干”这个词,该组织或者群体的运行状况良好与否,同它拥有的“骨干”,即精英数量占总人数的比例由一定关联,但不是绝对——不是精英越多越好——全是精英不符合发展原理更不符合人员配置足以达到发挥效能的目的。
学生传媒也是有精英的,也需要精英。以大学网络传媒为例,有的学生就是对网络以及承载的传媒形式感兴趣,而且具有相关的知识、能力储备,网络传媒工作中投入相比其他该传媒的学生工作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有成为学生网络传媒精英的可能。
这里要谈的是:学生传媒精英的流向。最终的流向,可能大家都清楚:社会。这说的是纵向的状态。
那么,在流向社会之前,学生传媒精英在校的时候,在校报工作的可不可能流向学校网站呢?这是一个横向的状态。
人们总是对新生事物感兴趣的,而且人们总是需要刺激的。学生更是如此。当学生传媒的最初形式,校报校刊出现的时候,对学生传媒感兴趣的学生开始在校报校刊上寻求刺激。中国80年代的高校,虽然也有广播、电视台,但是学生传媒精英还在校报校刊。那个时候中国社会刚刚对意识形态解禁,学生对人文书籍如饥似渴,求知欲望在图书中得到一定满足后,需要发泄的地方。于是用文字来抒发、表达自己,是大家想做的事。学生报刊传媒精英在相当庞大的学生群体中逐渐产生了。这些精英在流向社会后,对90年代甚至新世纪的中国报刊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1991年的大连姑娘陈晓露,时年28岁,她穿起了短裙,漂亮,当时很前卫,很快风潮就过去了,跟学生传媒的发展变化一样。
以1995年互联网影响中国为分界,之前的90年代电视节目开始火热。学生的刺激转移到电视娱乐上,演员、主持人、导演……影视传媒成为学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事物——尽管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在中国电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即政治性减弱娱乐性增强。学生影视传媒在学校里发展并增多,这种传媒的精英出现。并推动了后来中国影视娱乐圈的“繁华”。
而且,横向上,文学、思潮、精神……这些80年代校园关键词已经冷却,学生报刊传媒精英也开始流向学生影视传媒,后来还大量的到学生网络传媒。实际上,1995年以后,学生报刊传媒就成了学生传媒里的弱势群体,“校园文学死了”。进入2000年后,社会上才开始讨论报刊的“冷清”,而征兆早在之前就出现在校园里。
2005年Web2.0出现之前,学生网络传媒一度红火,精英聚集程度堪称学生传媒之中的老大。网络给人们特别是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网上的刺激前所未有,似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网络上了。
Web2.0带来的不仅仅是草根文化,还有学生传媒精英的新流向。因为大大降低了网络传媒的技术要求,以文字和图片取胜的网络传媒可以更容易更迅捷的提供并发布影音产品了。几千万人同时在一个网站上观看一个影音作品,而且速度流畅,完全可以做到。以前,这些影音产品只能经过检验“健康”“合格”后才能在广播、电视上播放;现在,大量的影音作品,只需轻轻一点(按),相当自由(当然还是有限制)发布到博客、播客和手机上,在可以想象的短的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
可以断定的是,现在和将来,成为学生传媒精英,仅靠硬件支撑传媒的技术和文字、摄影能力是不行了,各种影音作品的制作能力正在成为重要因素。
随着DV及其他影音设备的普及,学生群体广泛的拥有进入影音传媒的基础。影音作品可以嵌入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以此为重要内容的传媒以后可以更名叫影音传媒了。学生传媒的精英正在流向影音制作,它的刺激性(挑战性)、娱乐性和影响力显而易见,胡戈、芙蓉姐姐就是证明。
当然,做传媒最重要的是对媒体工作的兴趣和传播能力的大小;在做的过程中,思维和意识也很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燕子李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学生传媒精英的流向》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