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过年,总少不了一件事,那就是组织同学聚会。一般来说,这毕业都快8年了,要想全部或者大部都组织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小范围的能够组织起10-20人的规模,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同学,感情的事凑合一下算了!-天方燕谈

2014年的春节,可以这么说,除了除夕夜在家没有出门外,基本上每天都在外面,有那么几个朋友几乎是天天混在一起,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把妹”(当然女同学的需求也有)。。。不为别的,就图一个“开心”。所有的东西,在你离开返京的那一刻,你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扯淡!

“你怎么跟个牛一样”

“谈正事啊,问问人家找没找男盆友没”

“算了,都是同学,凑合一下算了”

“多勇敢啊,3个人闯江湖,跑到人家家里去提亲”

如果没有上下文的语境,你们是理解不了上面的这些话,之所以未提供前后语境,一是涉及朋友之间不足挂耳的破事,二也无非都是平常百姓家的男女之事。每次聚在一起,总是离不开这些男男女女之间的话题,再加上我们有一位极其能言善辩的朋友,即便在俗之事甚至虚无缥缈之事,他也能使之形容的栩栩如生,深入浅出。最后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沉浸在欢声笑语的氛围中。每个人不管在家还是在外,辛苦工作一年,难得有这么仅有一次的时间,有些场面,我也拍了不少的微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我的微视主页去感受一下,里面还有一个4个好基友挤睡一张床的视频: http://www.weishi.com/u/6000193

同学,感情的事凑合一下算了!-天方燕谈

曾经的花样少年少女,如今都已经是奔3的节奏,虽然都是过年回家聚会,但是意义却多多少少有些不同。我以为,上大学时回家参加同学聚会,那是纯粹的同学叙旧,而出来工作后还能有心来参加同学聚会,多多少少会带有点相亲的味道,尽管说出来聚会的格调立马就被拉了半截,但还是如此。

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么好的资源,首先就应当在内部消化嘛,实在不行,那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大家都是同学,知根知底,就算曾经不在一个班级,不曾认识,也是一个学校出来的,也是喝着同样家乡水,呼着同样的家乡空气长大的。你不认识,难道你的同学不认识吗?你不了解,难道你同学不了解吗?从经济学上来讲,同学之间互相恋爱,交往成本应该足够低。每回聚会,遇到可以相互撮合的同学时,我们就异口同声说:你们都是同学,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考虑一下嘛,在现在这个真爱稀缺的时代,凑合一下算了。

同学,感情的事凑合一下算了!-天方燕谈

于是乎,那位口才极佳的朋友就可以为我们掰着手指说共同点了:

第一,你们都是安福人;

第二,你们都说同样的语言;

第三,你们都到了试婚年龄,都是干柴烈火;

第四,你们都在广州工作;

第五,一个性格温文尔雅,一个也是文艺男青年,正好搭配;

第六,一个也是长得帅气阳光,一个也是美若天仙。。。

最后挤不出来了,也会掰着都是安福中学,都学文科,或者一个学文,一个学理,文理搭配干活不累。不管怎么样,首先要在气势上,一鼓作气,把要表达的意思讲出来就行了。有心者自然会听进去,认真考虑,无心者就会勃然大笑,让大家开心一下也不要什么紧的嘛。

记得以前听到一广播,说如果你年满16岁,那么84%的概率你已经遇见了你未来的另一半。今年我们都要奔3了,那我想着概率岂不是差不多99%了。那为什么你现在还是孤单一人呢?是你对爱情太挑剔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张小娴说: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等待和被等待,在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若是再次相遇,那就给对方一个机会吧。

今天翻开尘封已久的人人,看到一条几乎不怎么上网的好朋友更新了一条状态,他说:随着各自的离去,一种冷清渐渐地取代了前些日子的热闹喧嚣,心里感到阵阵说不出来的失落感。是啊,这样的感受不止是你一个人在承受,在我们的心中有何曾不是。当我们各自踏上北上广的路程,带走了朋友赠与的美好祝愿,也留下了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

最后谨以此篇不曾精雕的随笔,献给一路陪伴我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