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慨今年BAT和TMD似乎都有些流年不利的感觉,百度李彦宏说中国人更愿意隐私换方便,阿里系一开年就是芝麻信用,腾讯被人说没梦想倒也罢了,游戏业务也时不时被人戳一下。除了美团(M)目前好像没有太大事发生,头条(T)的麻烦谁都看见了……滴滴(D)当然就是眼下的声讨热点。
昨晚开始,21岁空姐李某坐滴滴顺风车遇害的新闻刷爆了社交平台,也激起了大家的愤慨。
2018年5月8日,李某尸体被发现,法医诊断颈部的两条动脉断了,胸前、心脏、肺部都有伤,都可以致命,两侧和背部也有很多刀口。全身有二三十刀。此外,被警方发现时,她下半身赤裸。
据李某同事介绍,在李某刚坐上车的时候,她就跟同事在微信上聊过,说司机变态觉得她漂亮想要亲她。之后同事建议她假装打电话,“假装说‘老公我马上到机场’,你到机场出发厅等我,我给你打。”然而李某未采纳同事建议,在这名同事给李某打电话时,李某一直在电话那头说“没事没事”,随后挂断,此后再拨打已无人接听。
从昨天舆情发酵至今天已有一天,目前凶手仍未抓获,仅仅是出现另一具疑似司机尸体……此事热度也没有因为滴滴不逃避责任的回复和百万悬赏嫌疑人的补救而有所平息。随之而起的,是公众对网约车安全准则的再次拷问,滴滴错在哪些地方?
舆论群起攻之,公关猪队友卖智商
这两天或许是滴滴公关部门2018年度过的最漫长时间,网上最大规模的声讨浪潮气势汹汹。尽管第一时间发声明称平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在锁定嫌疑人后悬赏100万寻求破案线索,也没有使网络上讨伐的声浪小一些。
而在5月11日凌晨,一名疑似滴滴的公关总监朋友圈截图外泄,发了一张疑似友商发黑稿的证据截图,并写道“如果挣点人血馒头前能够让出行更加安全的话,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夹杂着被迫害妄想症的回复引来众多网友怒骂,风口浪尖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以这种脑残式的回应试图转移舆论焦点,简直是脑残猪队友。
公关不是转移矛盾,而是解决问题,有这样的公关队友,只会给滴滴火上浇油。
人血馒头吃不得,滴滴委屈叫不得
众多公众号和媒体的争相报道,让人们对案件本身的追溯缺少了许多理性。为了流量的部分媒体人,拿着逝者炒热点,争食人血馒头,嘴脸令人作呕。手撕滴滴打车似乎成了许多文章的标配导向,而关于这起事故真正给我们带来的警示,却少了很多发声。
花季女生乘坐顺风车遇害,媒体的发声更应该多一些正面的引导和建议。滴滴作为平台,其公开回应是基于人性角度给出的补救措施,若是其回应不足,舆论当加以追问。但忽略种种积极回应,一味只为痛打落水狗,这种撕扯,未免有些难看。
被过分消费,滴滴也并不委屈。因为平台问题间接导致事情最终向不可逆的方向走到尽头,就应当承受由此带来的舆论轰炸。这种轰炸相比较于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一个只有一个女儿家庭的破碎,已经少了太多沉重。
芳华逝去再无花季,安全保障须至极处
责任不能逃避,但也不能因为个别人性的问题就把企业的责任无限放大。本质上而言,网约车现存的很多问题,和监管的迟疑与模糊也有很大关系。在这样的时刻,这起悲剧的全部责任不能由一个简单的平台来背,是谁的责任在哪的问题,要分清楚理明白,这样才能从根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若是仅从单一角度归咎责任,无限放大的结果对问题最终的解决无济于事。
舆论汹涌下,我们不能丧失理智。安全保障是一个双向的事情,在此事之前,也曾有滴滴网约车司机被两名厌世轻生的男子骗至郊区杀害。平台改进安全机制,监管监察安全机制,都要从双向的角度来对问题做深入的考虑,而不是做亡羊补牢的事情,靠生命得来的经验,不要也罢。
在最新的回复中,滴滴对外称嫌疑人使用父亲的滴滴账号接单,并坦诚平台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且嫌疑人此前有过言语性骚扰经历。在回应中滴滴也表示顺风车平台业务全国停业整改一周,此前工作不到位的运营和客服体系也要进行全面整改,对平台上的全量司机业务也要进行全面审查。
一个年轻女性消逝的芳华带来滴滴迟到的改进,或许滴滴顺风车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天真的产品经理以为靠已有的那些条条框框就可以避免安全问题?
其实顺风车的评价机制设计也有问题,更有问题的是安全必须考虑极尽:人性之恶的极处在哪里,安全保障的边界就应该到哪里。滴滴最根本的错误之处就在于因为机制的大意,忽视了人性之恶的极尽可能,用一个20多岁正值花季女性的离去来获得这个惨痛经验,滴滴的代价以及我们整个社会的代价都太大了。
没有更加严格的机制保障,没有更加严密的运营监控,没有更加长鸣的警钟,可能还有下次,还有张某、王某出事。夏季衣着较少、蠢蠢欲动的时节来临,无论男生女生,尽量不要一个人深夜坐顺风车,把希望寄托在司机是个好人身上,好像真的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