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中国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不是家人有没有都回来,也不是红包够不够大。而是过年回到家,人人埋头玩手机,没有应有的情感交流。难怪有老人感叹:

盼了一年,孩子们终于都回来了,但又好像并没有回来,唉……

史上首次短视频拜年的背后,是快手倡导的科技改善情感交流-天方燕谈

社交最初的形态就是face to face,本源也是心与心的交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的空间被不断放大的同时,人际之间的情感也在急速疏远。而短视频在春节拜年场景的的应用,或许将让春节的情感回归。

春节仪式感削弱:科技的问题必将用科技的诚意提供解决方案

逢年过节,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亲朋好友相聚言欢。这可以说是东西方无差别的情感文化,以及表现出来同样的仪式感。中国的传统佳节中,春节最为重要,但是最近几年,春节的仪式感明显削弱。

史上首次短视频拜年的背后,是快手倡导的科技改善情感交流-天方燕谈

可怕的事实就是,科技让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削弱了生活中的仪式感。现在人们只盯着自己的智能手机,变成了低头一族。大家不重视过节团聚的场合与仪式,过分沉迷于科技带来一些不利于亲友交流、情感表达的场景功能,只知道自己玩游戏、独自看剧看短视频、刷朋友圈或者微博……

很多人说年味越来越淡,正是因为仪式感在变弱,连拜年这件事都显得敷衍没有诚意。科技的问题必须用科技的诚意解决,人类不断发展和推动科技进步,本意并不是给自己带来负面乃至毁灭。扬长避短是我们利用科技的一贯做法,如果要重塑春节的仪式感,我想智慧的人们一定是能够提供科技解决方案的。

短视频+红包拜年,科技唤醒传统文化

坐拥日活1亿用户的短视频平台快手,2018年春节发起了短视频拜年的活动。曾经通发的千篇一律的短信文字,曾经电话里尴尬的寒暄,都在这个春节会被快手的视频拜年掩盖。哪怕是春运途中,都可以在汽车上、高铁里或者候机室中,打开快手APP,开始和亲朋好友短视频拜年。

史上首次短视频拜年的背后,是快手倡导的科技改善情感交流-天方燕谈

我的一个强烈的感觉,2018年春节回家过年的路上,快手上那些拜年的用户还有那波令人啧啧称奇的玩家好像就在你周围。指不定谁的拜年视频就很搞笑或者很温暖,上亿个拜年视频构筑起科技时代全新的拜年文化。

与短视频拜年同步上线的快手现金红包活动,每个通过快手短视频拜年的用户都可以在2月14-17日获得快手提供的红包机会。这些红包不止可以在快手站内发放,还可以转到微信和QQ平台,单个红包金额最大8888元,抢到的红包更是可以轻松提现至微信零钱。号召用户用短视频的方式拜年,快手就是在用科技的手段为生活注入仪式感,用科技唤醒传统文化。视频拜年和电话、短信拜年有什么不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对方会看到你的动态样子和声音,需要你有更多精力和感情的投入,这就引导用户开始重塑了人际关系。

胡巴叫你拜年拍快手发红包

史上首次短视频拜年推出的背后,是快手倡导的科技改善情感交流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改善情感交流。作为国民级应用,联通大数据近日发布的2018年1月APP活跃用户数排行榜显示,快手超过手机淘宝、今日头条,位居第8位,是榜单前十中唯一一个短视频平台。快手倡导的短视频拜年,也是中国史上首次,短视频拜年带来的新气象,打破了过年人人埋头玩手机的现象,快手让人们意识到,真挚的情感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快手的CEO宿华清华毕业,技术极客出身,难免平时显得内向。但有一次接受新经济100人的李志刚采访,谈到家乡触动了情感也不禁动情流泪。宿华创办的快手尽管是一个短视频平台,但短视频也能有社交的属性和功能。短视频拜年,就是一次典型的场景应用,让情感交流通过短视频实现。

快手这种视频+红包的创新形式,让拜年重新开始“走心”,也让拜年有了更多欢乐气氛,不再“套路”。用温情为拜年打call,快手用户只要进入快手拜年红包频道,录制拜年的短视频,即可获得红包的发放机会。又能实现拜年的目的,还有快手帮大家发红包,2018年这个春节,我料想快手将掀起一股全民短视频拜年的风潮。

史上首次短视频拜年的背后,是快手倡导的科技改善情感交流-天方燕谈

短视频拜年,提供了短视频应用的一个典型场景。这背后凸显了短视频社交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新趋势:用户告别自说自话和自我展示,以情感沟通为目的的交流互动更有助于维护社交仪式感、打破人际交往中的“孤岛现象”。这不仅有温情,而且有温度,相比今日头条、秒拍等推出的春节短视频活动,快手为用户贡献的是更加丰富、更高质量和更有温度的短视频“三高”内容。我想说,当春节遇上短视频,科技让久违的仪式感回归的同时,还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理念,必须要为这一波春节短视频红包拜年手动点赞,快手老铁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