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开年,直播答题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已经渐入颓势的各大直播平台转眼就振奋了精神,火速应战,摩拳擦掌地拥抱着这说来就来的直播行业第二春。
直播答题的游戏通常都非常简单:一个主持人出题,所有参与者答题。一共 12 道题,每道答题时间 5到10 秒钟,全答对的人就可以瓜分奖金,堪称线上版的《一站到底》。超低的参与门槛,邀请好友获得复活卡的社交传播裂变模式,让这种竞答游戏迅速俘获了大量用户。
然而,这两天直播答题开始错误频出、槽点频现,也暴露出此次互联网公司仓促应变的浮躁心理,和盲目追逐流量、无暇打造产品的行业焦虑。另一方面,直播答题能在中国内陆瞬间速燃,也侧面反映了广大网民的网络审美正在被拜金饥渴所裹挟。
一,撒币燃爆现象级,金钱砸出的风口是真还是伪?
众所周知,在直播答题的获客模式中,现金奖励充当了平台吸引流量的最根本、最直接动力。直播答题之所以能够顷刻间被点燃、并且迅速地星火燎原,王思聪、周鸿祎等知名富豪为之站台虽然功不可没,但其实更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功于“金钱奖励机制”对参与者的诱惑。
王思聪生日当天在微博上撒币之后,“冲顶大会”便登顶了App Store免费榜第六,这款模仿美国HQ Trivia的互联网产品一跃成为社会热点。
此后映客的“芝士超人”,头条的“百万英雄”,花椒的“百万赢家”都迅速跟进,一直播的“黄金十秒”和斗鱼直播的“百万勇者”也宣布即将上线......
这一轮烧钱大战中,“百万英雄”将奖池奖金提升到了100万元;“芝士超人”的奖金则提高到101万元;“百万赢家”更是在继1月6日晚撒币132万元后,又将晚上压轴的“百万大作战”奖金定为102万元,直播答题单场最高奖金到达200万元后,“百万英雄”的单场奖金最高已达500万元。
1月6日晚,“百万英雄”在线人数超过了100万,最终23人通关,每人获得了4万元奖金;1月11日,“百万赢家”京东专场推出了“血战到底”模式,取消了题目数量的限制,所有参与者一路拼杀,直至最后一位大四女生胜出,夺走了103万现金大奖。
奥斯卡获奖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传奇,在直播答题中有了现实版本,不得了,太诱惑了!对于深知2018钱难赚的网民来说,每天百万级的奖金池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不费什么时间和精力就能挣到钱的机会和希望,无异于一条致富捷径,况且还可以美其名曰“知识变现”,又能挣钱又很有面儿,何乐而不为呢?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另一方面,面对着梦寐以求的流量从四面八方涌来,乐不可支的互联网公司们更加忙碌了起来:没入场的赶紧做APP入场,已经入场尝到甜头的赶紧加场招商,已经冲在前面领跑的忙不迭地继续请明星主持拔高流量……各大App观众数节节攀升:“冲顶大会”最高在线人数90万;“百万英雄”最高在线人数230万;“芝士超人”最高在线人数110万;“百万赢家”最高在线人数400万!
随着“芝士超人”拿到了趣店旗下的大白汽车分期撒币1个亿的广告,率先成为在线答题领域内首家拥有过亿广告合作的平台,直播答题妥妥地成为了风口,吸引着更多的直播答题产品在路上,朝着风口进发。
但是,众所周知,这样的风口是用钱砸出来的!那么,请听题:用钱砸出来的风口,是真风口,还是伪风口呢?
我的观点是:对于以流量变现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确实相当于一个风口,更贴切点说,这是一个能够相对廉价地制造流量的办法。
人口红利消失,流量成本居高,以流量为商业命脉的互联网公司普遍处于焦虑中,尤以直播行业为甚。当直播答题在一个细分领域撕扯出一个新的小口子之后,从业者纷纷入局,其反应之迅速,充分反映出其对流量的饥渴程度。从单一的App到直播平台的功能演进,从产品玩法升级到营销侧的迅速变现,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玩法的前所未有的快。
冲顶大会爆红的第7天,搜狗推出了“汪仔答题助手抢滩搜索”;“百万英雄”在1月6日便率先推出了整合营销方案进行招商,“冲顶大会”的招商方案也紧随其后;同一天,“芝士超人”将消费贷上市公司趣店的1亿元广告费收入了囊中;1月12号,携程旅行和“百万赢家”合作的专场答题正式上线……
不只一个维度在加快,而是整个世界都在快起来。
二,奖金瓜分藏玄机,直播答题真降低获客成本了吗?
互联网公司普遍患上了流量焦虑症,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流量贵而造成的获客成本高,而直播答题在如此倚重流量的直播领域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的确,王思聪用了区区10万元和他本身的名人效应,在几天之内便完成了这个直播新品类的冷启动。但短短几天,每场直播答题的奖金池就已经从10万元上升到了百万级,这奖金池里每天几百万的奖金难道不是真金白银?这个投入难道不是获客成本?
有斗鱼内部人士曾表示,直播答题这种烧钱换流量的方式,性价比其实并不高,而且这种快速获取的流量也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在多家平台烧钱争夺流量的行业格局下,不参与答题的人哪个平台都不会去,而怀有致富梦的答题者们则每天都辗转在各个答题平台间奔波赶场。从数字上看,“冲顶大会”、“百万英雄”、“芝士超人”和“百万赢家”各拥近百万用户,但实际上,是不是争来抢去都是同一批用户呢?
另外,都说直播答题的获客成本低,但事实是,对于斗鱼等游戏直播平台来讲,单凭一个顶级游戏主播,每天就能稳定地获得几十万到百万级别的流量。这些主播每年的签约费虽然过千万,但相比这种每天几百万级别的撒钱来说,成本仍然低很多!
如果各大平台争相入局的原因,真是因为获客成本低的话,那么成本低的玄机就一定是隐藏在奖金均分模式中。
业内早有分析称:这种平台机制,其实是利用了一种平台方与获奖用户方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来以极低的成本制造轰动效应与人气效应。
一般来说,众所周知,这类答题竞猜的获奖率是小概率,所以真正参与答题的用户量并不会特别庞大。人们无从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实际参与了答题;也无从知道,实际上有多少人均分了奖金。平台完全可以捏造出一个很大体量的参与人数去摊薄人均获奖的金额,这样,就既可以体现参与者众多,又可以降低用作奖励的投入。1月12日晚,“芝士超人”的一场直播被质疑数据造假,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种推想的可能性。有网友截图显示,在一场主持人李艾主持的答题直播中,直播页面的左上角在线人数处,清晰可见为1329人,但瞬间功夫就变成了1584888人,前后两者相差了1000多倍。对此,“芝士超人”回应称,由于1月12日中午“芝士超人”推出的“芝士亲友团”新玩法太受欢迎,所以直播在左上角新增了关联亲友用户数,而大家看到的小数字就是每秒新增的亲友用户数。但究竟是数据关联失误,还是参与人数造假,人们只能选择听信平台的解释,因为人们根本就无从考证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
三,可持续性遭质疑,腾讯按兵不动迟迟没有入局
直播答题从问世起就自带争议,它的可持续性一直饱受业内业外质疑。
1,首先,直播答题无论在技术上、运营上、还是内容上,在直播行业内都几无壁垒可言,是一个可复制性极高、门槛低到没朋友的直播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直播答题的操作模式是对美国的一款叫做HQ Trivia的产品的直接照搬。该款产品的ios版于2017年8月正式上线,上线后的四个月间,该产品一直不温不火,少人问津,直到HQ Trivia将奖金提升到了10000美元才被推至爆点,一时间在线人数攀升至40万左右。相比HQ Trivia在数月内爆发,直播答题在中国的火爆就像乘坐火箭一飞冲天,几天内便街谈巷议、妇孺皆知,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直播答题太容易复制了,所以行业内才会反应如此迅速、普及得如此快。
2,其次,直播答题的变现也是一大难题,而这个难题主要源于直播答题盈利模式的不确定。
如果直播答题只依赖流量变现,就要首先解决流量的“目的性强”和“转化率低”的问题,这也曝露出烧钱换流量的弊端:流量的流向是奖金,并且只是奖金!也就是说,这里的流量都是“一心只想挣钱、别想骗我花钱”的流量,除了盯着真金白银、其他的都无心顾及。当广告主京东和趣店纷纷在直播中植入品牌元素时,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所有参与者都催促主持人赶紧把话讲完,别耽误了他们挣钱!所以,通常是广告的曝光有了,但转化却不甚理想。
如果直播答题不只依赖流量变现,还想向用户收费的话,那就要考量用户对直播答题的心理依赖度了。如果产品做得好,在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激发斗志方面都给用户带来满足,那么以适当的形式向用户收费则可行,比如要求用户花钱购买复活卡、或者当答题游戏进行到冲刺大奖的高阶时收取少量的“进阶通关费”;如果产品继续粗放无细节、无差异、无设计,除了金钱诱惑之外别无亮点、纯属浮躁跟风下的赶工的结果,那么还是打消挣用户钱的念头吧。至少以现在的产品状态来看,我不认为有值得用户为其花钱买单的可能性。
1月13日,很多因为仓促入场而忘记打磨产品的负面效应显现了出来。
一直播宣布,由于存在技术故障,出现了包括数据显示错误、题目显示及间断性无法参与答题等情况,一直播决定暂停上线直播答题平台“黄金十秒”;花椒旗下的在线直播答题平台“百万赢家”在一场直播中,没有对题目进行审查把关,题目“王祖贤目前定居在哪个国家”的答案选项出现了严重错误,将“香港”、“台湾”与“加拿大”一起列为了国家……之后,虽然“百万赢家”发布了面向公众的道歉,但其产品的疏漏大意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各方对产品的信心。
3,另外,直播答题如何保有流量也是另一大难题。
理论上,因为容易被复制,所以答题拿奖很可能成为诸多直播平台的标配,那么直播答题模式就必然会成为许多平台一种持续性、连贯性的撒币活动。但是,一旦撒币停止下来,而竞争对手没有停的话,流量就会快速流向竞争对手。所以,“拿钱买流量”就变成了“拿钱维持流量”的不归路。
因此,对于这些平台来说,如果广告主不及时光顾,如果资本不介入的话,平台不但毫无造血能力,就连基本的生存都无以为继。最后,这就好像一场价格战恶性竞争,如果行业监管不介入对其强制性取缔,烧不起钱维持流量的平台就只有死翘翘了。
4,各种答题“作弊”神器已经出现,蚕食用户奖金份额。
一旦游戏跟利益挂钩,助力利益最大化的“作弊”工具就会应运而生。搜狗搜索推出了答题辅助工具汪仔答题助手,通过机器理解语义、搜索给出唯一答案;百度也更新了搜索产品,开发答题功能,方法原理与搜狗并无二致;除了利用AI技术的答题工具外,还出现了专家团队在线答疑,即人工给出答案。
“作弊”工具的问世给直播答题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虽然用户的留存率变高了,但用户人均分到的钱却越来越少了,但这对于平台而言却是好事儿:无论是直播平台,还是“作弊”平台,都可以营造出用户很多的样子,并且达到让广告主买单的最终目的。
但问题是,作弊工具不但直接帮助了用户答题时作弊,还间接帮助了平台对流量作弊,当流量作弊的真相浮出时,还会有广告主在平台上投放广告吗?
5,直播答题漏洞频现,大佬态度暗示监管即将入场
无论是“芝士超人”的数据BUG,还是“百万赢家”的政治性纰漏事故,都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结果,似乎预示着官方监管提前介入的必要性。
易凯资本创始人兼CEO王冉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个关于直播答题的问卷:现在遍地开花的知识问答市场一个月内会发生什么?A、更多玩家跟进;B、出现单场千万奖金额;C、有关部门出台严格政策。
对此,虽然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选择了A,并表示,没有什么理由去限制这种正能量的活动,还判断说巨头将纷纷入场。但几乎与此同时,周鸿祎又宣布将360开发的答题神器下线。他说,“这种砸场子的事情没意思”,并表示,不应该用AI把直播问答搞得不好玩了,还是应该专心把问答内容做好。周鸿祎对直播答题的支持,是因为他旗下的“花椒直播”也是入场的玩家、上线了答题产品,而另一方面,他主动下线了360答题“作弊”神器,又让人不禁联想到有关监管政策出台的方向及其可能性。
而腾讯控股董事长马化腾则一直对直播答题持保留态度,他不但选择了答案C,认为有关部门会很快出台政策对直播答题予以限制,在行动上,他领导的腾讯系直播平台也一直身处答题的浪潮中按兵不动。
腾讯也是直播平台的大玩家,投资或孵化了不少平台,比如斗鱼TV、龙珠TV、企鹅直播等等,腾讯对于直播答题一定也保持了高度关注,相信在其内部也讨论过这种新直播形态,所以他的反应则更让人揣测,监管会不会比我们想象中要来得更早些?
其实,做为业外旁观者,我们尚且可以看出有关直播答题的这么多难以自洽之处,相信业内人士一定对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已经入场的玩家们,他们到底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我想,“前路未卜,赶在政策出台前,能挣一笔是一笔”的投机心理可能占了很大比例。
越是在一个领域的野蛮生长期,越有不拘于规则、放肆挣钱的自由与权利,待到监管的靴子落地以后,循规蹈矩的运营就会少了很多机会。所以,直播答题领域中已经入场的玩家,很大程度上是在比拼谁能在监管政策出台前跑得更快,发展得更远,谁就能在行业逐渐规范之后保持长足的领先。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在行业的初始状态更快和更野蛮地生长,是新业态发展的关键。
然而,不管直播答题是不是一场虚拟出的“全民”狂欢,它的行业基因里面都饱含着来自互联网公司的流量饥渴和网民的拜金焦虑。
不知道是否可以唤起互联网公司和网民对直播答题的一些冷思考?但不得不说,如果不付诸相当的努力,直播答题今后能够良性发展的可能性并不是特别乐观。
原创文章,作者:小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直播答题“全民狂欢”的背后,是互联网的流量饥渴和网民的拜金焦虑》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