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很多微信用户收到了微保的朋友圈广告,广告语很简单,只有两句话——
“腾讯优选医疗险156元起
覆盖100种重疾,保额高达600万”
配图是微信钱包九宫格入口,最后一格被“保险服务”填上了,还用放大镜放大呈现。在这之前,11月2日腾讯正式发布旗下保险平台:微保(WeSure),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QQ这两个国民级生活服务平台直接进行保险购买、查询以及理赔。这意味着腾讯直接控股(持股57.8%)的第一家保险代理公司进场。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保险行业都不淡定了。据说,有家保险公司发内部邮件询问,“为什么腾讯推出的第一款保险是健康险?”
腾讯保险的想象空间构建在巨大的社交流量和不能更全的金融链条中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因为这跟腾讯自身平台的社交属性强和巨大用户数量相关。腾讯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财报,截至6月底,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达到9.63亿,QQ月活跃账户数为8.5亿。腾讯手握这么大的用户资源,健康险又是国民刚需,推出第一款保险:微医保·医疗险,自然顺理成章。
作为微保的“头胎儿”,微医保产品亮点十足,以最低百元保费,获得最高600万的保额,还提供重疾相关的快速就医服务,包括在全国36个城市公立医院提供住院押金垫付服务等。并提出100种重疾100%赔付,可以续保到100岁,住院三天内报案2小时拿赔款,出院再报案3天内拿赔款……可以说,针对市场上现有的赔付效率、赔付额度和服务问题,微医保都进行了升级。购买体验上,微医保健康告知很友好仅仅4条,小白用户都看得懂,全程手滑三次就买完了,整个操作简单易懂。
当然,腾讯涉足保险行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无论众安保险、和泰人寿还是香港的英杰华人寿,腾讯之前的做法都是参股,还没有实际控股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直到2017年9月28日,腾讯控股的微民保险得到保监会批复,获批保险代理牌照。保监会对于微民保险主要业务的划定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损失勘查和理赔等。换句话说,这张牌照可以让腾讯可以经营所有保险公司、全险种的保险代理销售业务。
金融业务上,截至2016年12月底,腾讯移动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腾讯已经横跨第三方支付、征信、银行、基金销售、小贷等领域。而保险代理牌照的获得,为腾讯金融布局补上了重要的一块拼图。可以说,腾讯的金融链条不能更全了,保险业务在这个链条中能得到腾讯生态和大数据的支撑。加上在中国无出其右的巨大社交流量,就构成了腾讯保险业务的想象空间。
和泰康联合推出第一款健康险开始,腾讯就注定要走开放平台、赋能品牌商的保险生态之路
看起来,互联网公司获得保险代理资格主要冲击的是传统保险中介公司和其他保险网销平台。腾讯也不能免于被议论,坊间盛传,在微保浮出水面之际,已经有不少保险行业公司和机构感到危机感。
我倒觉得这种“哭诉”完全没必要。从微保和泰康在线联合推出第一款健康险开始,腾讯其实就在走开放平台的路子。2017年10月30日,“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开幕前夕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就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其中说,“腾讯即将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以及全方位的平台能力,为广大商家提供一个更为包容、创新和具有可持续性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持续地赋能广大品牌商、线下零售平台以及商业地产等相关机构。”在我看来,微保所代表的腾讯保险业务,也是在积极寻求和众多保险品牌商接下来合作第二款、第三款……第N款保险产品的机会。
证券时报的消息,微保将要推出的“二胎”第二款保险产品跟汽车市场相关。而且仍然是采取合作的形式,可能是人保和大地两家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平安人寿、大都会人寿等也在和腾讯微保沟通,可能为其提供寿险和创新产品及服务。显然,这使得第三方保险公司的产品能够进入微信、QQ等腾讯的巨大流量入口。众多保险公司跟腾讯洽谈合作,看清楚局面的公司省去了危机感的体验时间,开始合作共赢了。
跨界的场景营销+行业的伙伴合作,将使微保业务迅速破局、与阿里分庭抗礼
环视整个中国互联网,除了众安保险、泰康在线、易安保险和安心保险四大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巨头中有保险业务的也不少。阿里、百度、京东都在其中,他们大多采取了“保险超市”的平台第三方代销模式,即在平台上提供各类保险产品让客户自主选择保险项目。在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中,2017年呈现3大特点——
- 1 、车险比重明显下降:2016年6月份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实施后,互联网车险受到很大冲击,保费出现明显下降,到2017年上半年车险保费收入只有156亿,占比为65.75%;
- 2 、非车险特别是健康险陡升:而非车险业务比重则从20.58%上升到34.25%,其重要性不断提升,意外健康险和其他非车险(主要是退货运费险)是其主要产品,前6个月,意外健康险保费收入42.04亿元,占比由9.87%提高到17.68%。
- 3 、退货运费险继续攀升:其他非车险(主要是退货运费险)保费收入16.49亿元,占比6.94%,提高了1.4个百分。
想必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腾讯选择在此时入场,微保的业务如何破局?
我观察和思考得到的答案是两点:首先,靠跨界的场景营销。中金公司统计显示,目前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财险保费市场份额中,阿里巴巴以44%位居首位,其次是网易和携程,占比均为11%,去哪儿网占比10%。无一例外都在利用场景开展业务,如与淘宝相关的退运费险,携程、去哪儿网的航空意外险,值得一提的是众安保险初期的快速破局也是通过退运险、延误险等场景化的保险产品实现的。微保发起并正在进行的国内首个“微保运动鼓励金”活动中,凡是购买“微医保”的用户,在微信运动上每天步行8000步就可以领取1元的运动鼓励金,保障期内最高可领取100元,也是利用了运动场景。
其次,靠行业的伙伴合作。除了上游与保险公司联合设计并推出各款产品,下游腾讯系内部和外部还有很多伙伴可以合作业务。媒体报道,腾讯联合基汇资本、医联、红杉资本等在北京开启首家互联网+实体“企鹅医院”,将于11月正式开业。在线下医疗资源配合的健康险、寿险领域,腾讯也在建立BD团队大力拓展医院资源。还有京东,刚刚和腾讯联合推出“京腾无界零售解决方案”,腾讯有社交流量和保险产品,京东有电商和物流场景,联手定制一款退货运费险,说不定能赶超阿里呢。
截至目前,腾讯已拥有第三方支付、征信、银行、基金销售、小贷、保险等金融牌照,并通过参股中金间接获得了境内券商全牌照,成为除阿里之外金融牌照最齐全的互联网公司。微保业务迅速破局,甚至很快代表腾讯与阿里分庭抗礼,构建一个保险全行业共赢链条,也不是什么难事。
原创文章,作者:燕子李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腾讯保险必将向全行业开放,微保业务破局靠2点:场景和伙伴》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