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一群身价数十亿的中年男人在北京连续熬了几宿。不为喝酒也不是打牌,就光唠嗑,从晨光熹微聊到第二天旭日东升,就这样连轴转聊了几天。有人扛不住,就通过吃止痛药勉力维持。
如此拼命,不为别的,就为了撮合一桩生意。几天后,各大媒体头条登出了这样的消息:阿里牵手微博,5.86亿美元正式入股新浪微博。
资本的意志会迟到,但不会不来。
七年后,一位普通网民发现,自己在使用微博时,页面总会在不经意间就直接自动跳转到了淘宝页面。随后,他发微博吐槽,“2020年11月,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了虫洞,就在微博和淘宝之间。”
这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感受。在这个平时只有个位数评论的寻常人账号里,上述吐槽的微博最终引来了数千条的评论,一位网友如是总结,“条条大路通淘宝。”
确实,如果你仔细观察,不仅仅是微博。现如今,无论是你打开微博、优酷、支付宝,还是UC浏览器、小红书,甚至哈罗单车、宝宝树,你都会发现,从开屏到信息流,再到弹窗和两侧的互动内容,都充斥着天猫双11的广告。不管你网龄几年,在互联网曾经如何驰骋,一个不小心都会给你跳转到消费主义的大本营。
全网流量,供此一处:阿里双11就像一台抽水机,将全网的流量都吸进了淘宝天猫平台。
在一届届双11的锤炼之下,阿里流量电商的技法也越来越纯熟:前端不断在全网采买流量,然后输送到核心电商之中;后端通过越来越复杂的玩法、游戏,以及花呗等支付工具,吸引“打工人”、“尾款人”沉浸其中、充分消费乃至透支消费。
丰沃富足的流量和娴熟的运作技巧最终转化成一个个订单,支撑着双11从第一年的5000万变成了2019年的2684亿元。而每年的双11也正在从消费者的购物狂欢变成互联网最大的流量批发节。
流量“噬金兽”的批发生意
做流量批发生意,本质上一个中间商生意。
作为一家平台型的电商,淘宝天猫一端连接着消费者,一端连接着商家。如何吸引更多消费者进来,撮合消费者与商家交易,并从中收取中间费用。
在商家端,淘宝天猫在过去十几年时间中,将包括服装、3C家电、小商品等标准化商品的品类的商家基本都搬到了线上,这一步已经基本完成。
但在消费者端,增长空间一直存在:据CNNIC第46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约为9.4亿,网络零售用户规模仅为7.49亿,仅占全部网民的79.7%。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阿里消费者年人均消费从几百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8715元,消费者的购买力一直都在翻倍增加。
消费者端有机会,但作为一家平台型电商,阿里在过去十几年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内容或社交生态,对于消费者来说,阿里电商还是一个纯粹的购物平台,买完即走。
没有原生流量,要想有不断冲高的GMV,有两种方式:流量采买和提高流量转化率。毕竟,站在流量电商角度去看,电商交易额等于流量*转化率。
为了不断冲高的GMV,最终阿里一方面不断四处购买流量,吸引消费者进来。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复杂的玩法、游戏,以及花呗等支付工具,让消费者充分消费、反复消费。
在流量采买方面,每年双11,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最好的见证。
当然,直接广告投放的方式并不是最高效的方式。毕竟,有市场就有竞价,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对于阿里来说,稳定的流量输出显然更为重要,毕竟前端入口决定水流的大小。
于是,强势的投资和并购,成了阿里流量采买的核心方式之一。
投资微博就是其中一例。除微博外,阿里还逐渐形成了包括优酷、UC、支付宝、小红书、宝宝树、哈啰单车等涵盖各个领域的流量平台格局。自家的平台,流量输出自然就更加卖力,于是出现了开头微博直接跳转淘宝的境遇。
把消费者吸引进来是一方面,如何让消费者在阿里电商里多留一段时间、反复消费同样至关重要。毕竟,流量漏斗法则里,流量的效率和流量的大小对于最终的gmv转化同样重要。
为了让消费者能多在淘宝天猫中多留一会,阿里也是煞费苦心。
这几年,双11的规则越来越复杂,从第一届双11的真五折,到后来剪不断理还乱的满减券、打折券,再到叠猫猫、养猫游戏,以及现如今的先付定金再付尾款的规则。有网友感慨,拿一张优惠券跟做高数题一样艰难。
不仅如此,为了刺激消费者无脑消费和非理性下单,办晚会、摇红包、请脱口秀演员表演、明星参与直播等,总之什么消费文化流行来什么,只要你下单就对了。
如果尾款人的余额已不足,怎么办?
暂时买不起没关系,还有花呗、借呗等金融产品,可以借款、可以分期。总之,进了双11的场子,就别想着空着手出去。
从各大互联网处采买流量,然后兜售给商家,撮合成形抽取中间费用,阿里电商的中间商生意最终成型。
流量电商从何处来、将走向何处
做流量批发生意要想成功,核心一点在于,低买高卖,赚取中间差。
无论是低买还是高卖,只有保证自己独家或垄断的地位才有可能轻易实现:流量平台想要变现,只能卖给阿里进行变现,与此同时,商家只有入驻阿里才能获得流量、将商品兜售出去。
但流量平台并不甘心一直将流量低价兜售给阿里,毕竟电商才是最高效的变现方式,广告不是。在过去十几年历史中,不断有新的流量平台成长出来,不少平台都进行了电商化尝试,这里面包括百度、腾讯、蘑菇街、返利网……
为此,阿里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上发动了无数次小战役和两次规模战争,击退了一波波的进攻,最终一举奠定了如今稳固的流量批发商角色。
2008年,还是百度太子的李明远突然放出声音,百度C2C电商平台即将上线,将为淘宝商家提供绿色通道,快速入驻。
要知道,百度当时是淘宝最大的流量入口,最高占据淘宝80%的流量。如果百度独立做电商,淘宝将失去给商家分发流量的权利,丧失躺着赚钱的机会。
在失去流量入口和失去躺着赚钱的决策之间,淘宝选择了后者。很快,淘宝向媒体发布《淘宝消费者保障计划》,并屏蔽了来自百度的爬虫——也就是说,百度搜不到淘宝的链接了。
没有了淘宝链接,百度C2C电商最终搁浅,消费者在淘宝上购物的心智也逐渐稳固起来。此后,2013年,淘宝几乎用相同的方式封杀了即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的微信,再次坐稳了电商老大哥的位置。
两次规模战役之后,阿里电商稳固了平台电商的垄断地位,几乎所有的流量都成了电商平台的输液管,阿里的低买高卖的流量批发生意得有成型。
阿里财报显示,2020年的核心电商的货币化率达到了3.74%,这意味着,淘系电商上,每贩卖进来一个用户消费100块,阿里就能从流量中净赚至少3.74元。这样的效率对于一家既不掌握流量、也不掌握商家的平台来说,已经非常高了。
流量电商的逻辑里,货是第一位的,通过互联网各处收集流量,并最终将货卖出去。对于流量电商来说,只有商家能卖得出去货,作为平台才能从中抽佣获利。
也正因此,在流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微博意外成为了今年双11最早被电商们薅秃的那只羊。
原创文章,作者:燕子李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双11怪象:有打工人和尾款人“帮凶”,还有微博被传统电商掏空》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