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年末不想太平静,所以在平静许久的网约车市场中炸了一声雷——职业做团购的美团强势杀入出行市场。今年2月,美团点评在南京上线打车业务。10个月后,在南京测试了十个月的美团打车将开始市场扩张,据消息显示,美团点评内部已拟定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七个城市展开布局。
你印象里只会吃喝玩乐的美团点评也要开始搞网约车了!
在12月1日美团的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中,美团宣布新成立出行事业部,由王慧文带队负责,出行成为集团下阶段的重心。公开信息显示,美团出行事业部目前有200多人。牵头带队的王慧文是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此前是共享充电宝业务的负责人,也是美团外卖的“领头人”,和王兴是清华的同学兼室友,参与创办了校内网、淘房网,是美团资历极深的少数关键元老之一,由他负责出行事业部,同时开始即配备数百人战斗团队,足见美团对此事重视度。
美团要搞出行领域的大事情,滴滴害怕吗?
一家独大或终结,补贴大战将再起
怕不怕不好说。但这个12月,程维的心里多少是有点苦的吧。
在去年8月,滴滴完成和优步的合并,中国网约车市场开始呈现滴滴一家独大之势。一年还没过去多会,好日子就到头了。虽然市场上还有诸多二线竞争对手,但体量上和资本上都无法和滴滴相媲美。想撼动滴滴的龙头地位,可谓难于登天。可美团不同呀,他和滴滴都同属TMD新秀,不缺钱也不缺流量,这会入局网约车市场,想起点大风浪简直是不要再容易,一家独大的神仙日子,终该是要被终结了。
从美团点评在南京上线之后的表现看,美团对试水出行领域是准备了足够弹药的。为了抢乘客抢司机,未来大概率美团会搞一波声势不小的补贴战。
早在二月南京试水时,美团就对乘客和司机推出新客一分钱乘车和红包补贴等优惠政策。而在近期,朋友圈开始被美团号称达到20万人预约就开启美团打车北京站的H5刷了屏,美团这是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要搞滴滴。当然,这时候的福利也说的很清楚了:对乘客,美团推出新人就送3张13元打车券的见面礼;自然也没忘记拉拢司机,听好了——前5万名3个月免抽成!我们假设按照北京地区一个普通司机一个月抢单收入为1万元来计算,正常平台抽成20%左右,这一项利好就能于让司机们每月多挣数千元!
据数据显示,当前网约车出行市场接近万亿规模,细分的豪车市场也至少有500亿规模。美团悍然进入出行市场,显然对这块蛋糕是有点野心的,那么滴滴将如何迎战?作为搅局者,美团的入场被厌弃滴滴一家独大的人们寄予厚望,在此情况下,老牌王者滴滴的新一波强势福利补贴是不是要亮亮相了呢。
跨界打劫,美团到底行不行
互联网的世界正在慢慢淡化边界,特别是在掌握足够用户和数据后,尤其会野心膨胀搞点跨界的事情,毕竟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在前有乐视电视、盒马生鲜这样的跨界成功者激励下,美团跨界搞出行市场打劫滴滴并不奇怪。
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为了不落后不掉队,美团一直都在小范围尝试各种适合自身的O2O形态,悄悄上线,等跑不通了,再悄悄关掉,跑好了,就是新的增长故事。但是这次涉及的打车这话题热度比较高,人们又比较敏感,不管跑成什么样,大家都很有兴趣,所以才被大规模报道了出来。那么这一次试水打车,美团到底行不行呢?
我们不妨先分析下美团能做打车的优势:
1、月活用户多,普及度高。数据显示美团点评App月活跃用户数在1.5亿;滴滴App月活跃用户为9200万,且用户消费属性强、消费惯性大,转化成潜在用车用户可能性极大,因为在用户数上美团有足够自信。此外,美团一直以来的深耕使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口碑和普及度都不错,做出行也会因此受益。
2、市场有期望,不愿被滴滴垄断。不管是乘客也好还是司机也罢,大家都希望市场上有个给力点的竞争者,这样才能给两个群体带来实在优惠。但是之前那些易到、首汽、曹操的实力都不足以和滴滴掰掰手腕,美团起码和滴滴能站在一个层级上较量较量,这会给那些饱受平台欺凌的司机和苦于没有第二选择的乘客们一个新选择的机会。
3、和优势业务有关联性,场景能说通。美团的团购消费是优势业务,其与用车有天然关联性。用户可以在美团APP上下单,然后打车去消费场景;或者也可以在消费完以后用美团APP直接打车回家,这些场景上的使用都很自然,也很容易说通。
4、LBS四大场景布局完善,更便于讲好故事。此前LBS的四大使用场景上,美团在其中的三场景中均有布局,如在团购和到店上,有美团点评;在外卖和上门服务上,有美团外卖;在旅游、机票火车票和酒店上,有美团旅行;唯独在打车这个场景上,美团此前未有布局。从完善LBS整体布局,涵盖全门类的角度,美团对出行的切入是大势所趋,这有利于在其核心业务进入瓶颈阶段,盈利难再有突破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发力点,讲好美团以后的故事。
5、市场产品成熟,切入时间适宜。出行一哥滴滴的产品模式和向司机抽成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这使得美团切入后可以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不再需要在核心问题上头疼,只需要在运营和资金上费点心思。且滴滴在一年前完成对优步的合并后,这一年花了太多的时间和各地的网约车政策打架。这时美团再进场兜售相关概念时,在切入成本和沟通成本上,能省下很多事。
美团拥有的以上5点优势使打车对他们来说变成了一个熟业务,O2O打拼那么多年的经验似乎都能用得上,出行市场经过这么多年培育,已经很成熟了,如果美团能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把用车的业务量做起来,把打车变成其新的盈利点并非难事。
另一方面看,美团想切入出行领域分蛋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下几个问题也会使其成长之路充满变数。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监管收严,按照现行的网约车管理办法,美团得一个地儿一个地儿的去死磕政府主管部门。滴滴存在那么久了,都还和政策打得难舍难分,一个新的入场者,想搞定市场准入,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现在为止,还存在着很多城市对网约车存在持不认可态度呢,尤其是很多出租车管理部门,视网约车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想让帮忙?不给你折腾点事就是好的了。
再一点就是如何把海量用户和用车联系起来。用户基量是优势没错,但其在平台上的消费行为是否一定就和用车联系起来呢?能建立起有效联系的有多少,建立起联系又愿意使用者有多少,这样一个逻辑下来,能找到的美团打车目标用户是多少。因此虽然基数可观,最终有效用户数达到怎样一个量级是美团要好好把握的事,找到建立有效联系的途径并产生实际使用的用户是重点,若是无此准备,再海量的用户也没有什么价值,又如何能对标滴滴精准的用户群呢。
第三点则是美团这次有多大的决心把战争搞大,敢不敢打一场持久战。跨界固然潇洒,可是门槛也不低。此次美团深入滴滴腹地作战,难度可想而知。王兴喊出这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战争的狠话,那么美团到底有多大的魄力把这场战争搞到多大的规模?要知道此前的易到、曹操、首汽等已经陪程维的滴滴在出行这条赛道上烧了百亿元以上,最终还没有和滴滴叫板的力量,核心业务并非出行的美团又准备投入多少弹药呢?何况12月28日,程维更是直接放言“尔要战,便战”的豪言,显然是做好了准备,要和美团真刀真枪干一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自己不擅长的出行领域上,美团做好了和一哥滴滴持久战的准备吗?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记得几年前网约车大战的热血故事。快的、滴滴、优步几方巨头悉数登场,数百亿资本上场撒欢,可谓是资本最狂热的时代。最终以滴滴先后收购快的和优步落幕。现在的滴滴已经有成熟的体系、数量庞大的司机、大量的注册用户,护城河壁垒已成。美团有没有能力来一波釜底抽薪,像切入酒店、旅游、外卖那样,虽然上场晚,但最终还能拿到十分喜人的结果呢。
市场多一点玩家竞争,受益的总归是用户,消费者也乐见其成。
其实,用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去跟别人家的核心业务对标搞跨界竞争,美团和滴滴不是孤例也不是首例。几年前,卖图书的当当第一次涉足全品类,京东便卖起图书就用加大补贴的方式把当当的新品类打压下去。美团打车的出世或许为日后更多的这样的跨界埋下了伏笔,在独角兽核心业务陷入收入瓶颈的当下,跨界竞争或将成为2018年他们彼此之间的新玩法。这样的逻辑下,可能滴滴跑去美团的后花园干点吃喝玩乐的事,也不是什么坏事。未来,还会有更多前一秒在饭桌吃饭,后一秒就发话“若要战,便战”的故事发生吧。
当然,或许美团的这次跨界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有时候也可以是合作和共赢。在和滴滴经过一段时间较量后,美团打车若是成功站住脚,成长至让滴滴必须重视却也没有能力奈何的时候,那时或许就到各做让步的时候了。因为只要证明自己有实力与一哥一较高下,那么与其大家都吃不着肉,不如双方都拿出部分非核心利益进行交换,共同把蛋糕做大,共享行业红利。
这或许也是美团打车的一个美好愿景。
原创文章,作者:绥圣,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这是一场战争!敢和滴滴叫板,美团打车到底行不行?》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