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创业成功概率极大。大四创办三色公司除外,半年后解散。

创业是九死一生,雷军却能让小米集团成功上市,顺为资本至今投资超过500家公司。这与他毕业后在金山打拼16年,最后还得到裘伯君的传位,有很大关系。从一线做到董事长,熟练掌握一家公司的各方面运作,雷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但从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车注资100亿人民币,雷军正式开始造车,不由得让人对他能否保住晚节捏把汗。

2024年量产?小米汽车尚有三大悬案-天方燕谈

内外形势严峻,小米汽车何时实现量产?

雷军也说,造车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豪言壮语,世间从来很多。形势的严峻,创业一直不缺。

尤其进入2023年,内外至少两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外部汽车行业来看,由东风联合湖北当地2-3月掀起的燃油车的大幅杀价潮,雪铁龙C6靠9万的优惠一战成名,市场中已经有超过30个品牌轰轰烈烈加入。

紧随其后,新能源车也有了降价潮的端倪。4月10日,长安深蓝宣布开启“深蓝品牌周年庆”活动,提供1.2万元现金补贴,6000元金融补贴,4000元保险现金补贴。官方指导价为16.89万元起的SL03,补贴后起售价降到了14.99万元,降幅近两万元。此外,深蓝汽车还推出了价值2万元的多重用户权益,包括三电系统质保、免费充电桩等。

这样的补贴优惠并非个例,近日已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出类似优惠活动。而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数量近200家。近两年来包括游侠、赛麟、拜腾、前途、博郡、威马等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相继折戟或陷入困境,即便是已经实现量产交付的新势力车企,前景也不容乐观。小米汽车还没有实现量产,压力可想而知。

同样是3月,小米集团在24日晚间发布2022年业绩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2800.44亿元,同比下降14.7%;经调整净利润85亿元,同比下降61.4%。净利润的腰斩,一方面原因在小米手机收入从2021年的2089亿元减少了19.9%至1672亿元,出货量少了近3900万台。小米总裁卢伟冰也说,全球手机市场大盘都在下滑。

另一方面,研发投入大,小米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未产生。2022年小米研发支出为160亿元,较2021年增长29亿元,财报显示,这部分增加的研发支出几乎都去了智能业务板块。在造车上研发支出为31亿元,超过总体研发支出的增长额。这意味着小米手机业务的研发支出被压缩,同时小米汽车没有量产,更谈不上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

研发投入单薄,小米汽车尚有三大悬案

“蔚小理”2022年研发投入依次为108.363亿元、52.1亿元、67.8亿元,小米汽车的31亿略显得单薄了些。

据小米内部透露,雷军每天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汽车项目上,只要他在小米科技园办公,几乎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小米汽车单独的办公楼里。让雷军如此投入时间、精力与成本的,除了创业的巨大动力,或许还有压力带来的焦虑。

入局时间晚,2024年量产时间紧,小米汽车有三大悬案。

造车资质问题悬而未定,是第一大悬案。在我国生产并销售新能源车,需要两个资质:一是发改委的许可资质,在这个基础上,企业需要在2年内建设工厂,3年内开始销售车辆。二是工信部的认可资质,需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方可准入市场。类似哪吒汽车自建工厂完成了资质申请的,并不多,很多新能源车企都是收购当地资质过桥。有消息称,小米汽车的生产资质或来自北京市特批,将把宝沃汽车的资质让给小米,从小米汽车入选为北京市2022年300个重点工程计划来看,确有可能。

2021年11月,北京消息宣布,小米将在经开区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销售总部以及研发总部。

同时,小米汽车似乎也倾向于在北京自建工厂获得资质,工厂共分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30万辆,一、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如今不知道进度怎么样了?离2024年量产目标越来越近,资质问题解决迫在眉睫。

芯片还没能落地为安,是第二大悬案。技术角度看,传统汽车需要的芯片种类至少40种以上,单辆车的芯片使用总量在500-600颗,主要包括MCU、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和各类模拟器等。其中,MCU芯片最为重要,一辆传统汽车就需要用到70颗以上的MCU芯片。相对于传统汽车,单辆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使用数量已经升级至1000到1200颗,芯片种类数量也从40种上升至150种。一些性能好些的车型,芯片使用数量甚至达到2000颗芯片。汽车上小到胎压监测系统TMPS、摄像头,大到整车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芯片。

2023年3月,小米入股慷智集成。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是智能车载高清视频传输SERDES芯片厂商,产品以AIM数字系列为主。事实上,小米在汽车芯片方面投资数量接近十起,包括高端控制芯片企业旗芯微,智能驾驶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车载通讯芯片企业裕泰微电子,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企业聚芯微,车规级MCU芯片企业云途半导体,传感器芯片企业灵明光子,碳化硅半导体企业瞻芯电子……难点在于,如何整合这些芯片资源,让小米汽车的研发与量产,尽快落地。

如何定价并盈利,可以说是小米汽车的第三大悬案。新能源车降价是大形势,雷军早在2021年就表示小米首款汽车的售价区间在10-30 万元,应该不会超过30万元。统计显示,我国至少85%以上的用户买车的价格在20万以下。现在市面上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有100个,小米入局晚是劣势,假若价格方面能够击穿中低价位,真正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新能源智能汽车,局面就不怕打开了。

怕就怕雷军迫于小米集团的利润增长压力,会在价格上收窄空间,从而导致销量的萎缩。

4家造车新势力连续亏损,小米汽车盈利能力会有几何?

华为支持的问界销量在2022年取得了7.5万辆的好成绩,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事情进入2023年就反转,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余承东极不甘心。一度还传出余承东入职小米,被斥为胡编乱造的消息。

余承东真的会入职小米汽车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我们还能等到小米汽车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但小米汽车何时盈利,盈利能力到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媒体报道,2022年4家代表性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没能扭亏为盈,财报继续亏损。蔚来汽车2022年亏损额度最大,达145.59亿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37.71%。小鹏汽车亏损91.39亿元、零跑汽车亏损51.09亿元。

理想汽车虽然亏损额仅从2021年的3.21亿元提升至20.12亿元,但亏损同比增幅最大。这4家2022年合计亏损308.19亿元,同比扩大65.67%。

“蔚小理”和零跑尚且如此,小米汽车将会怎样呢?但愿雷军一世创业英名,不要被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