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女王徐新说过,生鲜是电商最后一块堡垒。

呆萝卜曾经被视为生鲜电商领域突然崛起的黑马,到资金链断裂问题百出的“空心萝卜”,再到“死而复生”象征性复活,短短几个月之内,呆萝卜不仅烧光了19个亿,还丢失了好不容易积攒起的口碑。

回想这几年,阿里的盒马生鲜、美团的美团买菜、腾讯的每日优鲜等等巨头入场,都未能阻挡这颗“呆萝卜”增长的势头,没想到它自己先烂了芯。即便呆萝卜顽强的存住了最后一口气,在公众号上信誓旦旦的宣布回归,但它内部的任人唯亲、仓库闲置、账目不明、黑产骗补贴等等问题却始终没能得到解决。

买菜很简单,但想做好生鲜电商很难。

19亿打不下生鲜电商的江山,呆萝卜还能坚持多久?-天方燕谈

野蛮生长埋下爆雷的种子

呆萝卜成立之初,万万没想到今日面临的窘境。

2015年末,呆萝卜以“线上订线下取,今日订明日取”的经营模式,用App串联起消费者和线下门店。在安徽合肥发迹,用3年时间里将分店开到了南京、芜湖、马鞍山等多座城市,门店数量超过了1000家。随后,资本接踵而至,已披露的融资中,就有千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和高瓴资本和晨兴资本领投的6.34亿元A轮融资到位,呆萝卜加速生长,门店开开开的同时,还在猪肉不断上涨的几个月里拿出5000万进行补贴。

这段风光的时间里,除了资本看好,行业也十分欣赏呆萝卜的“魄力”。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第二季度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曾将呆萝卜列入其中,Mob研究院发布的《2019生鲜电商行业洞察》报告也显示,呆萝卜一度以95%的APP打开率,60%的次月留存率领跑生鲜行业。

被如此看重,因为刚出生的呆萝卜确实做得好。它的出现,让老百姓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更方便、更便宜的买菜方式。顾客提前想好明天需要的食材,在APP上下单,第二天呆萝卜就会在顾客所在的小区周边的门店里准备好食材,顾客只需要下班路过取走即可。并且,呆萝卜经常会推出特价菜,一两块钱一斤的蔬菜水果人人都能买到。从此,呆萝卜的用户们省去了挑菜的时间,没有了砍价的麻烦,这样的合算的买菜方式,简直就是北漂小青年和马大姐们的福音。

To C,呆萝卜的用户们满意至极,但To B,呆萝卜的加盟商们成为了第一批韭菜。实际上,呆萝卜早期的快速扩张主要依靠加盟模式,就像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们一样,加盟商们需要出钱自建门店,呆萝卜提供货物和线上服务。加盟商们慕名而来,用18万的投资换来一间呆萝卜门店,然后在呆萝卜的“补贴战略”中继续烧钱,最终等待的是呆萝卜宣布停止加盟,用3-5万元的低价回收加盟权,加盟商们亏得血本无归,呆萝卜则变戏法一般多出了许多家直营店。

然而,加盟商们的伤痛并没有影响呆萝卜的野蛮生长,也就是在这一刻,呆萝卜埋下了爆雷的种子。

19亿打不下生鲜电商的江山,呆萝卜还能坚持多久?-天方燕谈

呆萝卜死于“烧钱”,还是“乱花钱”?

几个月前才刚刚得到了数亿元A轮融资的呆萝卜,走向“灭亡”仿佛只用了一瞬间。

11月22日,呆萝卜宣布因经营不善而导致资金紧张,债权人纷纷聚集维权,相关部门介入。11月28日,呆萝卜合伙人刘峰在朋友圈发文表态,坐实了呆萝卜杭州办公室正式关闭的传闻。对此,呆萝卜创始人兼CEO李阳说“我低估了生鲜烧钱的速度”。

李阳说的话是真是假?我们不妨为他算一笔账。

融资得到的超过8亿元,加上从2019年4月到11月平均1.1亿元的GMV,再加上合肥现场讨债代表计算的供应商欠款1.5亿、“合伙人制度”保证金5000万、用户充值5000万、员工工资及补偿金4000万,就算刨除员工补偿,呆萝卜在这短短8个月里能够使用的资金也有近19个亿。

也许疯狂的门店扩张和补贴是花光19个亿的“表面原因”,但事实上,呆萝卜的“内部问题”早已人尽皆知。

  • CEO任人唯亲。呆萝卜爆雷后,曾有员工爆料涉及员工薪酬发放部门的Leader是李阳的表妹,仓储部门的负责人是李阳的老部下,一个月平均GMV高达1.1亿元的企业没有审计机构,公司采购的物品价格是否合理并没有人监管。
  • 仓储库存利用率作假。除了呆萝卜总部合肥以外的其他城市,仓储空置率都很高,并且呆萝卜的仓库租赁的周期很长,极大地伤害了现金流,在公司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及时退租。
  • 黑产骗补贴。呆萝卜在猪肉价格高涨的日子里推出的5000万猪肉补贴被一些黑产盯上,黑产利用补贴买来猪肉,转手再稍低于原价卖给肉贩子,双方共同骗取平台补贴,不但没有让利给普通用户,还在本就濒临崩溃的现金流上撒了一把盐。

19亿打不下生鲜电商的江山,呆萝卜还能坚持多久?-天方燕谈

种种原因,导致本来准备好2亿美金的高瓴慌了手脚,呆萝卜失去了资方的投入,仿佛一下子被切断了手脚,本就漏洞百出的生态系统轰然崩塌。实际上,短短2年时间内数千家的门店扩张以及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导致呆萝卜难以实现当初的宏伟目标,在铺设网点建立供应采购链、解决物流问题的建设过程中,就夭折了。

就像鲜生友请、青年菜君、许鲜、美味七七等早期入局的玩家一样,以呆萝卜为代表的“草根”企业所拥有技术、产品或规模提供的核心竞争力并不能跟上扩张的脚步,开直营店、加盟店很容易,但想把直营店做到盈利、把加盟店做到赋能商家很难,仅仅只是靠着省去中间步骤的新模式和烧钱的补贴玩法,想要发展遍及全国的数千家分店,19个亿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平台自身的管理问题也警醒着那些想要入局和已经入局的玩家们,攘外必先安内,想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公开、透明、有计划性的管理,在庞大的生鲜电商市场面前,再有钱的玩家也要一分钱当做两分钱花,得把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

19亿打不下生鲜电商的江山,呆萝卜还能坚持多久?-天方燕谈

电商领域最后一块蓝海,终究是独角兽的舞台

一直以来,生鲜都被视为电商领域的最后一块蓝海,在这块价值数千亿的蓝海中,经历过崛起、失败、复出,呆萝卜走过的曲折道路也给我们带来了警示。

对于资本和参与投资的民众而言,新模式的出现意味着新的机会,但也存在着更多的风险。没有完整技术生态链还要盲目扩张,并且存在内部风险的企业并不值得冒险。在生鲜电商领域,像呆萝卜一样“挣扎”的还有累计融资1亿多美元却疑似停止运营的爱鲜蜂、被爆关掉所有门店的妙生活、暂停运营后欠款超800万的迷你生鲜……无一例外,这些“小玩家”们表面上得到了资本的青睐,但内在的技术实力并不足以支撑他们的野心。

对于同行的玩家们来说,第一,要把扩张和提升竞争力的脚步同步,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诸如每日优鲜开创的前置仓模式,就是将大型门店的产品种类放在离社区较近的仓库中,实现30分钟内送货上门,在满足顾客对菜品多样性需求的同时,也达到了快速送货的效果;又比如盒马生鲜奉行的“门店+前置仓”模式,即门店和前置仓结合一体,由于成本等原因,这种模式主要面对的是中高端消费群体,结合新零售的玩法,打造的是“买精品生鲜”的消费体验,同样拥有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亦或结合社区玩法,以社区便利店模式攻占市场的苏宁和美团,他们则是用流量打开了一条突破口,再加上本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用户基础,有着不可小觑的竞争实力。

由此看来,缺少核心技术、没有大厂靠背的呆萝卜,似乎很难从深陷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发声明也好,恢复APP也罢,就算李阳当机立断解决了内部存在的所有问题,呆萝卜最终的“人生”我们或许也能够预知——融资,填补窟窿,恢复服务,再融资。呆萝卜在诞生初期梦想着的从菜农直达社区门店再转手卖给用户的超短生态链,也不知何时能够实现。

不难发现,在巨头玩家们还在积极布局技术,探索发展模式的生鲜战场,小玩家“呆萝卜们”的竞争力总是昙花一现。话又说回来了,阿里、腾讯、京东、美团、苏宁这些电商巨头们都还没能搭建起的生态链,凭什么又轮得到一个呆萝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