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的北京,经历了一夜的春雨,微风习习、阳光明媚,迎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各国元首、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家等嘉宾和多场重磅活动。
两年前,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同年4月21-24日,我有幸参加了当年高峰论坛前唯一的一次国家与地方联办的预热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浙江省委网信办共同主办的网络名人助力“一带一路”活动。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舟山的重要位置
作为活动邀请的全国十多位网络人士之一,2017年4月21日,我从北京出发飞抵浙江舟山。浙江海洋大学进行的启动仪式,开启了大家深入舟山、新昌、义乌等地,探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地的文化遗存,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通过实地走访考察,感受“一带一路”战略给浙江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的活动。
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始于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领导人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先前的研究认为,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但考古发现,在定海岑港及岱山等地先后出土过汉代“五铢”钱,而在日本北九州和韩国济州岛也发现了大量的中国丝织品、铜剑以及汉代的“五铢”钱。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舟山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出口。
历史记载,秦始皇时期,浙江宁波设立了鄮县(“鄮”即贸易之意)。秦始皇遣鄮县方士徐福前往蓬莱仙岛(今岱山)求仙药,后徐福东渡日本时便经过了舟山诸岛。汉代的《后汉书·东夷列传》曰:“其上人民(指东鯷人),时至会稽货布。”考证得知,文中的东鯷人是日本人,“货布”则是浙江麻制的“越布”或“布帛”,即最原始的丝织品。由此可推断,早在先秦及汉代初期,舟山与日韩诸国已经发生了最原始的海上丝绸贸易。
志书记载,从贞观四年至乾宁元年,仅日本访华的遣唐使就有19批。遣唐使入华的路径,必须先在舟山洋面停泊,并经官府检查或及时补充淡水等给养后,才能进入明州(今宁波)港。20世纪,舟山多地出土了大量“开元通宝”钱币,此币在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发现。“开元通宝”是大唐与海外各国贸易的主要货币,制币时间与定海的建县年份也相吻合。学界有人提出:大唐盛世之时,舟山的海上贸易十分发达,并已成为“海上丝路”的起始港。
三度下南洋的唐代译经僧,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
舟山往北大约1000公里,在今天的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也就是几乎同期的唐代齐州山茌县,有一位俗姓张、字文明的男子。在他成为唐代著名的译经僧的一生中,也与海上丝绸之路结下莫解之缘。
公元635年张文明出生,7岁时,父母送他入齐州西南四十里的土窟寺,从善遇和慧智两位法师学习。善遇法师博学多能,精通佛经,对六艺、天文、地理、阴阳、历算亦有很深的研究。慧智禅师研习《法华经》数十年,造诣极深。在他们的教导下,他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在佛学方面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贞观二十年(646年),善遇法师去世,11岁的张文明就跟慧智禅师学习,把精力集中于佛教内典的修习,“昼夜勤六时而不倦,旦夕引四辈而忘疲”。贞观二十二年,14虚岁的张文明受具足戒,正式出家为僧,法号义净。数载勤学,义净学业大进。慧智见他天资聪颖,前途无量,遂劝他出外求学。义净辞别土窟寺,来到佛教中心洛阳、长安。
在东都洛阳,义净修习《对法》、《摄论》诸经,佛学水平又有提高。但当时佛教各派纷争,观点歧异,典籍的记载与解释亦互不统一,义净在学习中产生各种疑问。于是他又来到长安,学习了《俱舍》、《唯识》等经,但胸中疑问不减。为祛蔽解疑,义净认为必须赴印度取经求法。咸亨元年(670年),他在长安结识了并州的处一法师、莱州的弘祎法师,众人志同道合,相约赴印度取经。当时往印度的道路主要有三条,陆上的“丝绸之路”因西域动乱而阻隔不通,另一条吐蕃道则不仅道路艰险而且常受唐蕃关系的影响。相对而言,第三条海路较为通畅。唐朝强大富庶,南亚、西亚诸国纷纷前来贸易,海舶云集广州诸地,搭乘商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赴印度求法取经成为义净等僧人的一致选择。
计议已定,大家相约东下,事情发展却有了变数:处一法师因母年高而罢,弘祎法师至江宁而止。义净等途经丹阳时,又有玄逵和尚加入。咸亨二年(671年),义净坐夏扬州。当年秋天,接受龚州(今广西平南)使君冯孝诠的邀请,同达广州。冯孝诠及其家人皆笃信佛教且家资雄厚,他们敬佩义净西天取经的志向,遂资助西行费用,冯孝诠并与波斯船主商定,同意义净等人随船前往印度。其时的广州,万商云集,是唐朝南方海上交通的中心,港中停舶着婆罗门、波斯、狮子国、大食等国的船只,这些海船一般形体较大,船深往往有六七丈,符合海上航行的要求。义净深知此去印度的艰难,遂在等船期间返回齐州,向慧智禅师等故乡师友告别。再回广州,同行者唯有门人善行,其他人均因故罢退。
唐朝不准人民自由出国,如果没有冯孝诠的担保,义净是很难获准离境的(详见冯氏家谱历史纪载)。当年是唐朝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义净法师已经37虚岁。11月,冯使君亲送义净登上波斯商船出发。大约二十天以后,义净到达了室利佛逝国(今苏门答腊),是当时南洋最强盛的国家,全国以佛教为国教,以小乘佛教为主。义净法师到了国都巨港,住了六个多月,获得国王的礼遇供养,在彼处学习梵文及巴利文。次年6月左右,获得国王资助,派出专船送他与随行弟子善行往印度(国王是华裔的)。首先到达末罗瑜国(卽今之苏门答腊的占碑埠),弘法两月,然后北上,到了马来西亚半岛西北岸的佛教国家羯茶(今称吉打),弘法讲经四个月,深受华侨欢迎,度人很多,12月,再登船西航。
印度洋船行期间,遇到了大台风海啸,船舶几乎沉没,义净法师趺坐念佛,得以化险为夷。但是此中颠簸辛苦危险之状,难以尽述(印度洋每年初春即有台风,年年海啸,淹没孟加拉国与东印度数十省,今天也是这样)。经过楞伽岛之后,义净法师偕徒于咸亨四年(公元六七三年)二月八日抵达印度东部的耽摩国,是东印最大的商港(即今MADRAS),居住一年,研学梵文及巴利文,开始翻译龙树菩萨所著作的《劝戒王颂》一卷。
大唐上元七年(公元674年),义净法师开始参拜天竺各国佛迹胜地,包括鹿野、灵鹫山等地。次年,挂单于著名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攻研佛典,直到大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才回国,留学历时12年之久,搜集了梵文经藏五十余万颂,(四句为一颂,即两百多万句)。他先乘舟返抵室利佛逝国定居,进行弘法和翻译经典。
三年后,即大唐永昌元年七月(公元686年),义净三藏法师回到广州,驻锡于光孝寺,(当时改称为制旨寺),在冯孝诠的资助之下,从事译经以及宏法。冯氏再度资助义净法师及三位法师赴南洋弘法,三位法师是贞固、道弘、法朗与孟怀业。贞固法师其时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法师,在光孝寺讲授毗奈耶律典,孟怀业是贞固法师的弟子,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居士。
在《求法高僧传》一书中,义净法师写道:“怀业精解昆仑语,颇学梵香”,可见孟怀业是一位精通梵文与马来语的学者。(马来语又名昆仑语),孟怀业后来留居于苏门答腊.成为中国佛教学者侨居南洋的第一人。道弘是一位很有学问发心译经的青年法师,义净法师对于道弘法师的评语是:“……:既至佛逝,敦心律藏,随译随写,传灯是望……毕我大业,由斯小匠,年二十二矣。”义净法师说法郎法师“托志弘益,钞写忘疲”,可见法朗是专门负责誊写译经的一位苦干和尚,法朗后来病死于诃陵国,未能随义净三藏返国。
义净师徒五人在室利佛逝国弘法及译经三年余,一直受到华裔的国王供养。义净的译经成就很大,武则天女皇帝天授二年(公元六九一年),大唐另一位三藏法师大津和尚,亦循海道往天竺拜佛迹及留学归国,途经室利佛逝,义净迎接大津到国王宫中供养,并托大津和尚顺道携带他的著作及译经回国,包括《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两卷,龙树菩萨《劝戒王颂》,《赞佛一百五十颂》,《无常经》一卷,《杂经论》七卷等等,带回帝都长安,呈献给朝廷。
武则天女皇帝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夏天,义净、贞固、道弘三位法师从室利佛逝返抵广州,贞固法师与道弘法师受广州将军冯孝诠挽留供奉,留居于光孝寺弘法,义净法师北上,五月底到达东京洛阳,带回梵文佛经四百部,五十万颂,金刚座眞容一铺,佛舍利两百粒。武则天女皇帝敬重佛法,御驾亲自驾临东门外十里,恭迎义净三藏法师,全洛阳缁素,数十万人,幢幡数万,鼓乐香花,随驾恭迎义净法师取回的佛经,盛况空前,更胜于当年玄奘三藏取经回到长安,武则天女皇帝来到义净法师面前,亲身下拜顶礼,更是历代高僧未有的殊遇。61虚岁的义净三藏法师,被女皇尊为大唐国师,恭迎到佛授寺供养及译经。武则天在位二十余年,佛法大兴,国泰民安,教化推行,义净法师弘法功不可没。
闭关锁国要不得,中国和世界都需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我们可以发现,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各国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流就会更多,也更好的促进了国家、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与互相信任。
而实际上,14世纪我国明代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之下,从1386年开始实施“海禁”政策。舟山群岛作为海禁政策源头地之一,被朝廷“禁海徙民”——46个海岛的3万余居民迁入内地,多座海岛处于无政府管理的荒芜状态,以致舟山群岛人口剧减,渔场沉寂,经济凋零。
到了15世纪,西欧进入了“开辟新航路”的贸易掠夺时代,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渐显雏形。明代朝廷却在1523年禁止了国家间的朝贡贸易,罢撤宁波、泉州、广州三地的市舶司。自此,日本商人走上了以沿海荒废岛屿为基地的海上武装走私贸易和抢掠之路,舟山六横的双屿港成为了日本商人的首选贸易区域。葡萄牙人也在双屿港建造了上千座房子,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走私贸易。在非法的互市贸易过程中,双屿港发展成为多国贸易的“自由港”,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之一。
明朝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至今为世人称道。在当时,舟山也是他出使西洋的必经航道。但好景不长,舟山在清代顺治年间开始第二次海禁,海上贸易再次中断。直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颁布《展海令》后,舟山的海上贸易才再度活跃起来。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舟山两度被英军入侵。在被英军占领的五年半中,舟山二度成为国际自由贸易港。再往后,随着西风东渐,五口通商,上海开埠,定海商人抢占上海滩,涌现了朱葆三等一大批定海籍巨商。
转眼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目标在于以海洋经济合作为重点,打造全球性的“现代海上丝绸之路”,其关键要素就是国内要建立一个“自贸港区”。而当下中国在构建“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大障碍便是国内油气和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对外依赖程度高。“油”因此成为“自贸区”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载体。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贸区挂牌成立,全域落地舟山,并重点发展油品全产业链。随着国际绿色石化基地、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国际海事服务基地、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等项目在舟山顺利开展,舟山再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推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宁波—舟山港的242条航线目前连接了全球600多个港口,一跃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枢纽港。2018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同时,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600万标准箱,宁波舟山港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
随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行,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正在形成。“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群众基础。
一带一路的群众基础:民心相通,循着义净当年的足迹,中马在行动
民心相通是最深入、最长久、最基础的互联互通,在逆全球化潮流、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极端思想升温的新形势下,民心相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迫切要求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架起民心相通之桥,铺就心灵互通之路,夯实民心相亲之基,加快在沿线各国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让“一带一路”建设的同行者、支持者越来越多。
2019年4月25日上午,中联部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上,中联部部长宋涛提出四点建议:一要坚持文化共融,促进交流互鉴;二要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责任共担;三要坚持开拓创新,加快合作升级;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成果共享。
文化共融、交流互鉴,中国政府、相关机构、企业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在行动。2019年4月12日,中国-东盟(德州)经贸洽谈会在山东齐河召开,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组织机构、企业代表参加了洽谈会。洽谈会上,德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迟沂军与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山东发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共同签署《中国-马来西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义净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并在东盟商务会展中心挂牌设立义净研究中心。
4月15日,中国·马来西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义净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高层论坛,又在德州学院隆重举行。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德州学院负责人,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学者及中马两国有关部门、机构、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仪式。这个研究中心旨在深入研究义净法师对中国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国家交往的贡献、义净大师的求法译经生涯和作品,加强交流和互访,定期开展成果研讨和发布,共同举办义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深化德州与马来西亚及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义净法师自公元671年赴印取经,695年返国,前后长达24年。期间三次赴南洋特别是在今天的马来西亚弘法,所译五十万颂佛经,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如今,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是中国在东盟地区的最大进口来源国。而中马友谊源远流长,义净大师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求法先行者,其生平著述记载的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交往史比“郑和下西洋”提前了700多年。
由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陆路的所见所闻,法显的《佛国记》详于陆路而略于海路,因此义净记述的有关南海各地的情况,就成为流传至今的关于南海各地的最早历史地理材料,为各国研究历史、地理和外交者所重视。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顶层战略的今天,民心相通,文化就要先行。早在1300多年前,我国高僧义净就从宗教文化方面,身体力行,直到今天,也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文化交流典范。
2019年4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领导人见面时,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伟大的倡议,潜力巨大,它不仅可以解决制约各国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瓶颈问题,还能解决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促进文明对话交流,有助于从根本上铲除人类面临的战乱、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问题的根源。中国·马来西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义净研究中心成立的消息传回马来西亚,马国民间和首相署都表示非常高兴。
马来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中马之间的21世纪新篇章,将会在一带一路中续写。循着义净1300多年前的海上西行取经路,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仿佛重现在人们眼前,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宏图正在它的基础上徐徐拉开。
原创文章,作者:燕子李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带一路群众基础:民心相通,义净研究或成21世纪中马文化交流的典范》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