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零点时分,沉寂3年多的知乎用户马化腾突然提了一个问题,涉及基础科学和未来创新——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这个在1024程序员节日提出的问题已经有超过10万人关注,得到了3300多个回答。而马化腾曾说自己一个有科学家梦想,众所周知的一个故事是他中学时喜欢夜观天象,于是父母给他买了一台天文望远镜。
如今,虽然马化腾已经成为企业家,但他的科学梦想还在以其他方式延续,11月9日,腾讯基金会宣布设立首期10亿元的“科学探索奖”。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九大领域,遴选出50名青年科技工作获奖者。年龄上限为45岁,且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每年获得6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目的明确:期望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
科学探索奖切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痛点,做人才激励的有益补充
某种程度上,马化腾的知乎提问像是为这个奖的设立预埋伏笔。在我看来,这是有科学技术情怀的企业家,反哺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方式。而且,这次切中了要害,直接聚焦青年科技工作者。
为什么说切中了要害?先来看一个调查数据:《自然》杂志社2016年在社交网站发起了一个非正式的调查,问青年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约1.2万名调查对象中有44%压倒性地选择了“为获得资助展开竞争”。此外,约1/3的人感觉对他们的评价完全基于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另外1/3的人表示他们发表过自己并不感到自豪的论文,16%的人表示,他们曾在科研中抄近路。还有,有高达65%的人表示,他们因为生活经济压力等考虑过放弃科学研究。
青年的科技工作者处于科研创造力最好的黄金时期,精力旺盛、最具备创新能力。于是,一个矛盾而现实的问题出现了:如果都以追求头衔、经费为科研目的,他们如何发掘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内容,如何学着思考学科未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何做有自己独特见解、能够长期积累的选题?更可怕的是,真正有能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还可能因为短期内出不了成果,不仅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而且会遭到行业逆淘汰。
80后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也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一个非常真实的痛点是,安家在一线城市导致的生活压力。首付和安家费的平均缺口大概在200万元左右,尤其是中国近年的房价,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特别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跟科学研究是有矛盾的。当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天走进实验室,跟学生聊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这个月房贷怎么还,或者小孩去哪里上小学,本质上是无法甩开负担去做前沿的、冒险的研究的。
试想一下,不用每天想到哪里申请经费到哪找钱,不用急切得到同行的认可,不用为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生计疲于奔命,能够有一笔资金让青年科技工作者踏踏实实、戒骄戒躁的沉下心来做科研,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吗?马化腾和他的“科学探索奖”,或许能帮助科学界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景:每年奖励5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每年60万人民币资助,可以连续领取5年。跟很多财政扶持资金有诸多限制不一样,这个奖金可以由获奖者“自由支配”。
牛顿22岁创立微积分,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34岁的杨振宁和30岁的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第二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事实上,大多数著名科学家都是在青年时期取得了成就,或者已经为科学成就奠定好基础的。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想要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其实都不太让人担心。而科学探索奖聚焦青年科技工作者这个群体,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奖励未来,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前沿核心技术的人才激励提供一种有益补充。
解决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痛点,也是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反哺
实际上,世界各国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益重视,因为都知道这是全球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人群和力量来源。欧美发达国家具体做得比较多。在美国,为了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设立了各类奖励,如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工程创造奖、国家技术奖……其中,青年科学家总统奖(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主要奖励对象是目前在美国大学科学工程类学系研究成果丰硕的新生代,每位得奖人在未来五年内将分期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总额30万美元的研究奖助金,为他们继续从事相应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德国为青年科学家搭建舞台,特设立了“青年教授席位”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解决教授岗位有限和终身制对青年科学家造成的压力问题,以更加有效地吸引和稳定高水平的科技尖子人才。
芬兰则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收入外籍科研人员税率减到当地人的58%,以吸引和稳定外籍优秀人才。英国政府曾拨款将每个博士生的基本津贴从2000年的6800英镑,逐步提高到2003年的9000英镑,较大幅度地改善他们的待遇,以争取把更多的高素质青年吸引到科研队伍中来。澳大利亚2001年开始实施"强化澳大利亚能力"的人才计划,设立联邦奖学金、博士后奖学金、优秀人才中心、研究生贷款、扩大目标领域招生名额等方式,加强培养各类科学前沿的青年人才,为澳未来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该计划实施耗资达30亿澳元。
在亚洲,印度国家科学院1957年就以该国化学家巴特纳加尔的名字设立了“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该奖每3年颁发一次,每次至少5个奖项,每项奖金为2万卢比,奖励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医学等领域内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但获奖者必须是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2003年印度还制定了“青年学者快速追踪计划”,目的也是为了鼓励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在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独立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凡获得该计划支持的青年科学家,3年内可获得100万卢比经费的资助。日本为了加强人才培养并吸引国外高层次科技人才,设立了特别研究员奖励金,包括“海外特别研究员”计划和“外国人特别研究员”计划。其中“海外特别研究员”计划为从事研究的日本博士后人员提供为期2年的资助,包括国际旅费、生活津贴和研究经费,仅2004年,该计划就支持了133人。仅仅2014年,韩国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9%,超过了位居第二位的以色列的4.11%,居世界首位。韩国还设立了青年科学奖,实施"国家战略领域人才培养综合计划",目的是要在6个前沿领域内培养40万名优秀青年人才,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可以看到,世界各国都在重视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在砸钱抢人才,也就是抢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科学技术在这其中,自然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在奖励青年科技人才上也做了很多工作,改革开放后在1987年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评选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也设有青年科学家奖。随着新中国社会经济的累积发展和资金力量的不断投入,国家、地方层面和高校、科研机构其实已经不太缺经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激励和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例如国家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这些政策为激励青年科技人员都设置了相当“优惠”和“丰厚”的奖励机制。但还有一定的缺口,特别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日常经费和生活补助有所兼顾不及。
这时候马化腾和腾讯基金会站了出来,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这是搞懂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需求,也是正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做有益的资金补充和反哺,腾讯作为一家企业起到了某种表率作用。其他一些企业也在行动,或多或少地做着自己的贡献,比如欧莱雅(中国)也曾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企业的资金来自社会,又用到社会中去,帮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群体,又能推动社会、国家和全球发展,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改革开放40年,20岁的腾讯是时候为科技进步做应有的贡献了
不难发现,腾讯作为一家公司很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对科学技术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就像腾讯对中国民众的即时通信、社交、娱乐和工作生活便利提供基础性、平台型的服务,看起来像水、电、气一样稀松平常,是标配,但真正缺少的时候才发现重要性。我也观察到,腾讯做这些社会生活发展的突破推动,跟设立科学探索奖的初心相似:更底层的、更基础性的、可能市场上不感兴趣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核心技术,头几年可能根本没法转化成商业价值,但这些领域恰恰就是现在被忽视的地方,而且也是一个个社会痛点。
企业有大小,市值也有高低,但社会贡献是无价的。尽管腾讯有时从收入构成角度被人认为是一家游戏公司,或者从现象级产品的使用频次上被认为是一家社交网络公司,但从腾讯的很多举动来看,你不能否认它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司。
腾讯在即时通信、游戏、社交等领域获得的巨大商业成功,有时候好像掩盖了它在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和推动基础学科、前沿科技发展的贡献。黑要黑得有道理,捧要捧得有良心。我们不能只看到财报数据而对这些贡献视而不见——在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腾讯觅影在AI医学影像分析上持续发力,并构建辅诊开放平台,评估帕金森病仅需3分钟;腾讯优图实验室研发“天眼寻人引擎”点亮走失儿童回家之路,至今已经找回681名走失人员;腾讯赞助荷兰农业“种菜”大赛,尝试用AI帮助解决世界8亿多人的饥饿问题……
正如这次的科学探索奖,从2019年度奖励50人共3000万元算起,连续五年,到第五年年度颁发奖金总额将为1.5亿元,首期投入10亿元。这是目前我国年度奖金总量第一的最大科学奖,评奖不唯出身、帽子、派系,出资的腾讯更不计回报。
这可能才是马化腾和他的腾讯更大的社会价值所在。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就举世瞩目,20岁的腾讯也在其中享受巨大红利。而只有中国社会这个大环境更好了,科学技术更进步了,腾讯才会有更持久的发展。
或许,也是时候让这家成长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的互联网领军企业,担负更多一点的社会责任,为科技进步做出更多一些的贡献了。我相信,科学探索奖的设立,仅仅是个开始,让每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有更好的科研环境和工作氛围才是我们和腾讯共同期待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燕子李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痛点,这次真能被腾讯解决吗?》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