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对餐饮收银系统的老大“二维火”下狠手了,不但禁止“二维火”通过第三方获取在其平台上的商户数据,还胁迫餐饮商家停止使用“二维火”收银系统,否则美团平台将拒绝提供订单对接支持,商家只能选择手动输入外卖信息,工作效率将严重受阻!
“二维火”创始人唐僧这几天变身愤怒的小鸟,不断用爆粗口的方式表达着对“美团点评”的鄙视和憎恶。而在唐僧于朋友圈午夜发飙两天之后,美团打着正义高冷牌,发表了官方声明:“二维火”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获取美团平台的商户经营数据,构成侵权,已做好对其进行法律追责的准备。

很多人说,餐饮Saas圈的3Q大战打响了,这是一场对B端收银要塞的争夺战,既好看又血腥!
一,双方三次交锋,“二维火”被动受制
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使“美团点评”在餐饮团购市场开始独孤求败。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瞄准餐饮B端市场被“美团点评”提上了日程。
在“二维火”创始人唐僧看来,“美团点评”想染指B端市场已是蓄谋已久,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过两次过招,冲突升级是他意料之中的事儿,只是他没想到,对方第三次出招会这么快,又这么决绝。
第一次交锋:2015年底,恰逢“二维火”正在B轮融资,“美团点评”就曾试图表达想投资的意愿,但遭到拒绝。唐僧说:他整个公司我都不认可,我怎么会让他投?很多前去商谈的“美团点评”负责人都感到了明显的抗拒。
第二次交锋:真正矛盾的爆发是在2016年2月25日,“二维火”意欲与“美团点评”建立技术对接QQ群。当时,“二维火”通过对方页面申请对接,得到了“审批通过”的反馈。
2016年8月30日,“美团点评”给“二维火”发了个通知,称美团正在对厂商App进行规范管理,“二维火”的App有可能因不符合美团接口标准而无法签约。据“二维火”员工回忆,在之后的几天里,他们收到了大量来自商家的投诉,竟发现“美团点评”私自篡改客户数据。
唐僧说,“一个外卖单8个菜,他给你弄掉4个,或者改价格,他就这么恶心你,数据都是垃圾数据,结果商户都以为我们有问题。”说到“二维火”当时如何应对,唐僧更加难掩怒火,“当时我们也发邮件,打电话,但他们拒绝沟通,而且单方面地终止了合作……其他收银软件也被他们欺负过,不只我们一家。但美团毕竟占了一半的外卖市场,大家都敢怒不敢言,他们内部开会都会说这太不道德了。”最后,“二维火”只能通过第三方接入了美团系统。
唐僧认为,号称开放性平台的“美团点评”当时就存心封杀“二维火”,只是还没有到“赶尽杀绝”的迫切程度。而美团方面则对唐僧爆料的第二次交锋全然否定,表示既没有给二维火发送什么下线通知,也从未修改过商户的数据。
第三次交锋:起源于9月19日“美团点评”发出的一封邮件,收件方是上海泰联天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邮件内容很简单:上海泰联天胜未经授权,将“美团点评”的商户经营数据提供给杭州迪火科技有限公司(二维火),美团要求其在9月22日前停止违约行为。
当晚,唐僧暴怒。这一次美团的出招堪称致命一击,如果“美团点评”停止“二维火”通过第三方的对接,届时会有约5000家商户受到影响:这等于直接让商家选择是继续使用“二维火”、并不辞劳苦手动操作呢?还是使用“美团点评”新出的新美大收银机?

虽然唐僧表示,这5000家相对于二维火26万家的总体量而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美团的做法对他收割战场的整体战略布局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谁都知道,美团此举的深层目的就是:将封杀做为契机、切入餐饮软件B端市场,将自己品牌的收银机推广出去,逐渐取代“二维火”,蚕食已经形成的现有格局。
唐僧说:“美团点评这样做是毫无底线的,封杀“二维火”的收银系统,首先影响的其实是商家。他们面临的是,要么用新美大的收银机,要么什么也不用。尴尬的是,新美大的收银机刚推出一个多月的时间,远未成熟,这对于商家而言,并不公平。”
二,道德谴责美团,唐僧引领公关战
说实话,如果不是遭“美团点评”封杀,“二维火”和“唐僧”的名字可能不会像今天这般有关注度。
唐僧是谁?“二维火”是干嘛的?的确,互联网上鲜有关于这个唐僧和“二维火”的报道。唐僧,“二维火”创始人的花名,真名赵光军。由于花名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唐僧或唐长老是他使用最多的称号。唐僧和他领导的公司平时都极为低调,低调到除了杭州本土几乎不为外界所知,面对媒体也经常只用一句“我们还没有做好”草草应对。尽管“二维火”在前不久拿到了支付宝几个亿的战略投资,但他们仍然只是授权行业媒体“牛透社”发表了一封唐僧给员工的公开信,目的是适度传播一下公司及产品的理念,鼓舞士气并表白用户。
唐僧与美团之间的多年积怨不光来自“美团点评”对B端市场的觊觎和对“二维火”收银机的打压,同时也来自唐僧对“团购”模式在商业上和道德上的极度不认可。
唐僧一直有一个夙愿,那就是消灭团购。
唐僧认为,团购的模式是一个伪命题。他坚信,餐厅需要吸引的是方圆3-5公里的熟客,而非距离过远的无效流量。很多老板特别讨厌一件事:顾客在自己的店里已经吃完饭,但在买单之前却要看看美团或者大众点评上有没有优惠折扣。对于餐厅来说,会有这样的困惑与不甘:这个客户是被我吸引来的,为什么还要给你团购网站钱?
事实上,团购对于餐饮从业者的绑架和伤害在餐饮SaaS行业中有目共睹--一方面,不合理的折扣直接影响到餐饮业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团购引来的陌生流量又并非刚需。对于餐厅来说,团购相当于鸡肋,因为只要维护好自己的老客并做好成本管理,不依赖团购带来的客流完全可以活得很好。而“二维火”目前做的正是这件事,帮助餐厅优化业务流程、最大化节省成本,从而帮助餐厅甩脱团购的负累。

自从“二维火”遭到“美团点评”的封杀,关于唐僧的很多“料”在网络上骤然多了起来:唐僧已经在餐饮云系统领域苦逼深耕了十年……唐僧为了实现理想而借高利贷创业……唐僧不怕封杀,但他最介意的是他的商家用户为此而背锅……唐僧的最终理想是帮助餐饮业实现人工智能……
唐僧产品理念中的“高度”和“善意”随着“二维火”被封杀事件的发酵而日渐明朗,相反,“美团点评”的短视、贪婪和因急于垄断而不顾消费者利益的企图心也随之被烘托得愈发清晰。
从第一次唐僧深夜怒喷“美团点评”开始,唐僧在媒体报道中呈现的就是“一个良心商人遭到行业霸凌后愤然维护用户”的形象。从写给内部员工的公开信到后来他接受采访,唐僧屡屡从商业道德角度诟病“美团点评”,毫不掩饰对“美团点评”的嘲讽和愤怒。
在公开信中,他写道:
“最近某知名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路线和末日,他们把我们二维火视作头号威胁,也开始学我们抄我们的产品,攻击我们系统,试图抓取我们的数据,甚至开始挖我们的人,他们的第二号高管到处说我们的坏话,扬言已经挖了我们的CTO。
对此我只能呵呵,这是一家缺德又缺心眼儿的公司。前年拿他们期权的员工现在还没上市呢行权就要倒贴,因为一年之内他们的估值跌了一半。而我们二维火的估值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
我相信我们有血性的二维火同学们是不会到这种行将就死又缺德带冒烟的公司的,除了被公司赶走的垃圾败类员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狗屁大的几年内踩在脚下,我们一起加油。”
在朋友圈怒喷时,他说:“美团点评这帮傻逼当自己是上帝吗?不尊重客户,为了卖自己的收银机,把客户当棋子,随意摆弄。这种垃圾公司不倒闭有天理吗?天道昭昭,我们拭目以待。”
接受采访时,他反复强调,愤怒不是因为二维火业务受了多大的影响,而是美团的做法完全损害了商家的利益,目的就是为了垄断餐饮服务的整个链条,控制商户。他说,“美团封杀收银机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绑架商户、提高抽成?他把收银机控制了,又有流量,系统还是他的,那店家就被他拿捏了,还能说不吗?…… 而且餐饮现在竞争很激烈,毛利很低,他(美团外卖)现在的抽成,对商家来说已经到极限了,但美团还是亏,亏得挺厉害。垄断以后,他们就会提高抽成,那商家怎么活?”
不管唐僧心中是否有占据道德制高点、赢得舆论支持的盘算,至少他说出了一个很客观的事实和一个很切实际的预判:“美团点评”确实在趁封杀“二维火”之机来胁迫商家用户改为使用他们的收银机,一旦攻城略地成功,商家用户也确实存在被奴化的危险。
为什么几乎所有媒体都在一边倒地对“美团点评”夹枪带棒?是因为美团的带头人王兴人缘太差吗?是因为唐僧引领的这场公关战太成功吗?记得有位公关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说过,“归根结底,三观正才是最好的公关。”

三,争夺收银要塞,关乎商家人心向背
“美团点评”做的是流量生意,售卖的是各商家的优惠券。它通过强大的地推团队来把餐馆资源和打折资源放到线上,再通过广告吸引消费者来进行消费,从而让流量变现。
表面看来,这方便了用户,降低了用户的搜索成本,让大家能容易地找到打折的团购产品和餐馆。这样的逻辑似乎无懈可击,用户能毫不费力地吃到打折餐不好吗?但实际上,团购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挟持了整个餐饮业,不但让每一顿线上订餐都变成了“霸王餐”,还让餐馆陷入完全被动、全然依附于团购的窘迫境地。
如果你在一家自助餐厅蹲守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来自团购网站的食客比例惊人。从交易切入,再到流量(用户)劫持,商家与食客秋毫无犯,用户信息和用户粘性全都归属于团购平台。商家无法参与管理流量,只能遵循以下流程:
上架“美团点评”—交钱—参加优惠活动—再交钱
而一旦商家不想交钱,平台便掐断服务,细思极恐啊!在这次与“美团点评”矛盾激化后,唐僧通过各种方式将这样的厉害关系传递给了商家用户,刚开始对团购趋之若鹜的商家突然发现,团购居然是一个陷阱。用唐僧的话说,“美团点评”对用户来说是一种加害型的商业模式。

“二维火”的商业模式则是从业务切入,优化业务流程(点餐、收银、供应链管理等),降低餐厅的运营和管理成本,提高餐厅用户体验。最关键的是,店家可以看到任何一位食客的信息,可以即时产生互动,可针对自己的用户在平台上进行二次营销和管理,累积会员、自成生态。这些用户是留在餐厅而非被平台商绑架。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只需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点餐页面,点餐完成后,订单会自动提交到收银系统,收银系统的确认键被按下后,订单信息就直接传入了后厨。在餐上桌之前,你面前不需要出现任何的服务人员,用餐之后的收银服务人员也一并省去。
当然,“二维火”的产品目前并不完美,甚至很多客户反应操作有些复杂、不太易上手,但相较于“美团点评”,技术层面的问题总是解决有望的,而产品理念上的无良和价值观的跑偏却是不该被包容的。
据说,封杀事件的后续已经有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结果:不少商家在接到对“二维火”收银系统的封杀通知后,当天就启动了解绑计划,停接美团订单。如果解绑计划成功并持续发酵,在接下来的日子,会有更多的商家启动解绑美团外卖,如此,“美团点评”对用户的硬性挟持并没有如他想象般奏效,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影响了自己的流量。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围绕流量的团购、外卖等“开源”生意已经触及到天花板。不顾商户利益的蒙眼狂奔,只能损毁自身形象口碑,以至于身陷全民的信任危机。
四,欲触达C端,“二维火”未来非坦途
看一下“二维火”产品的历史沿革:
2012年,推出“二维火安卓收银一体机”,用移动终端取代传统电脑,成本只达传统收银系统的1/4;
2013年,推出基于安卓系统研发的“二维火盒子”;
2014年,推出第一款和收银系统完美对接的二维火卡包APP,实现手机预订、点菜、外卖、储值、积分、打折、支付、催菜、退菜、呼叫服务员等完整o2o操作,并且支持支持微信、淘点点等多个APP对接;
2015年,“二维火零售商超收银系统”升级改造上线,依次和微信支付、支付宝达成了合作,借此完成了整个交易闭环。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结账,也可以通过支付宝的扫一扫功能进行点餐和结账。
纵观这个过程,可以看到,二维火试图通过拿下B端餐厅这个市场,最终与C端的客人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思路很迂回,从单纯的收银硬软件开始,到针对餐厅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APP,再到C端客人的APP,整套组合拳貌似按部就班、有条有理。
但是,从B端渗透到C端又谈何容易。C端消费者恐怕是最难伺候的,像“美团点评”和“饿了吗”这样的平台,胜在流量大,在app的体验、用户营销手段上也都有无可否认的优势,而“二维火”的优势在于从B端出发,绑定商家。惯于从商家角度考虑问题的“二维火”拿什么去宠溺已经被大平台惯了那么久的消费者?拿什么去抗衡千团大战中浴血杀出来的大平台?况且,在打造人工智能餐厅这条路上可不止“二维火”一家:微盟的智慧餐厅、基于微信的我点餐等等,都是类似于“二维火”的产品。最重要的是,一个最初从服务于商家出发的产品,最终能被餐饮消费者认可才是真的好。何况,并不是所有的餐厅都适合智能服务,比如有些高档酒楼就是以大美女和小鲜肉的贴心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没有了人对人的服务,这样的商家何去何从呢?
原创文章,作者:小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遭“美团点评”封杀?“二维火”却要消灭团购,拯救餐饮业!》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