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acebook的收购逻辑看人人网的困局和机会-天方燕谈

上周围绕Facebook190亿美元收购即时社交应用WhatsApp写了一篇文章《Facebook天价收购WhatsApp的理由都是扯淡!》,受到高人指点,说你如果能够从facebook延生至人人网,那么就更加有看头了,因为国内的人对人人网感兴趣,而对于这个完全属“墙外”的Facebook感到陌生,理由你们懂得。也罢,加班加点从收购WhatsApp往回倒,思路就是比较一下Facebook和人人网在过去两三年的资本动作看看,为什么当年打着中国版Facebook上市的人人的股市表现和Facebook却有着如此的天壤差别,以及为什么人人网要宣布走SMS道路,为什么人人发布的新版客户端是这样子而不是那样子。

从Facebook的收购逻辑看人人网的困局和机会-天方燕谈

(facebook近年来主要的资本投资时间表)

  Facebook的纵向收购逻辑,挖深,挖深再挖深

Facebook就是个收购狂,上面这张表格是我根据各大媒体网站收集到的Facebook主要收购案例,也看到有网友说截止到WhatsApp,Facebook 共收购 41 家公司。其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Facebook过往收购的公司都是非常小型的公司,没有一个具备Instagram,WhatsApp这样的规模。Facebook的收购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为了弥补自身在移动领域的用户及数据不足,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这个在我之前的那篇文章已经有过一些分析;

另外一类是为了提升facebook本身的产品技术实力和产品体验。WhatsApp和Instagram的收购均是属于第一类,其余的都属于第二类;而且基本上,“比如, 2012年6月19日收购的face.com,它就是一家专注移动平台面部识别技术的公司,允许用户上传照片到Facebook,瞬间获取标签建议,同时通过点击可以确认标签的准确度。Facebook一收购人家,是人才和技术全部获得,马上就投身于完善到facebook上面,提升用户的移动体验。再比如,2013年10月14日收购的Onavo,Onavo旗下的两款产品可以帮助用户将智能手机数据消耗最小化,一方面facebook可以利用这样的技术提升用户消费facebook的流量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Onavo收集到的用户数据来观察有前途的应用的趋势。

人人的横向投资/收购逻辑,摘干,摘干再摘干

我特意查了一下人人网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上关于投资策略的描述,其中关于投资动机是这么说的:“If we do not successfully expand into new services for our platform, our future results of operations and growth prospects may be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ed.”

从Facebook的收购逻辑看人人网的困局和机会-天方燕谈

(人人网近年来主要的资本投资事件表)

 于是我就翻爬出最近几年人人网无论是自己做还是收购别人做的一些案例,如上表,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和facebook不同的投资策略,这是一种特征非常明显的围绕人人网社交平台而衍生出来的协同导向策略,即通过人人网的社交关系延伸进诸如视频(56网)、游戏(人人游戏)、电商(糯米网、人人爱购)、内容(人人小站)等领域。如果我们说facebook是纵向深度投资,那人人就是横向的多元化投资。这样的风险是什么呢?

从Facebook的收购逻辑看人人网的困局和机会-天方燕谈

  • 第一,社会化电商不像在线游戏或者在线视频,这种模式尚未被证明过;
  • 第二,在线游戏和在线视频未必会保持过去一样的增长速度,而且在线视频的带宽成本、版权成本就像个无底洞;
  • 第三, 诸如游戏、团购、视频都是各大土豪公司专注已久的业务,人人网的资金、资源以及运营是否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胜出仍然面临很大的失败风险;
  • 第四,短时间内进入诸多领域,对公司业务的现金流造成极大的压力,拖累公司股价,从而使得公司很难募集到更多资金;

Facebook和人人网的收购无关资金多少

Facebook的第一次收购发生在2007年7月,收购了一家web新型创业公司Parakey ,目标是利用Parakey 方便用户轻松发送桌面数据:照片、视频和邮件等到 Facebook 页面。而从2004年Facebook创立到2007年facebook第一次收购,总共融资4000万美元左右。虽然这次收购的具体金额不详,但是还是可以看出facebook打出的第一张收购牌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Facebook产品和体验。而人人的最早资本投资也是投资团购电商糯米网,和人人网本身的产品以及体验无任何关系。

从Facebook的收购逻辑看人人网的困局和机会-天方燕谈

当人人网在2011年4月16日上市之后,最高市值曾经超过80亿美元,力压当时新浪的75亿美元,仅次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位居国内互联网公司市值第四位。握有如此之高的市值,在当年9月27日,以大手笔的8000万美元资金砸向了56网,而2013年三季度的广告营收却只有3百万美元,注意这还仅仅是营收。

人人网要想突破,必须先忘记我们这群80后

我从06年就开始使用人人网,应该来说算是人人网最早的一批用户,但是后来毕业后,人人网就很少用了,以至于”沦落“到一月才登陆一次的状态。我周围的朋友也基本如此,再加上近些年来也有不少媒体关于后人人时代的报道,因此我基本上可以下个论断:忘记80后吧,专注于仍处于校园生活的学生族群,也就是那些90后。

从Facebook的收购逻辑看人人网的困局和机会-天方燕谈

再提一提B格,就是战略收缩,无论是是市场、运营、还是产品,在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人人网确实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

1)宣布从SNS转型至更受年轻人喜欢的SMS,移动通信社交服务;

2)发布新版人人网客户端,重点强化实时聊天、群聊等移动通讯功能;

3)优化人人客户端的关系链好友以及timeline展示;

4)启动新一轮的针对校园市场的品牌市场公关活动;

5)围绕提升无线应用体验,展开相应的技术人才收购

近些年,其实围绕校园市场还是诞生不少小而美的创业团队和产品,如课程格子、师兄帮帮忙、超级课程表等等,我也注意到去年底,人人网、36氪、厚德创新谷也联合搞了一次校园开发者大赛的公关活动,这些都是一方面反映独特的校园市场对于app的独特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人人网重归校园的战略计划正在一步步落实当中。希望那些年,我们一起上过的校内网,能够重新雄起来。

最后,我先抛出一个小问题:人人网的社交化横向并购战略和路径其实和腾讯的战略和路径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为什么一个前途缥缈,一个如日中天呢?下回我们试试一起来探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