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病-天方燕谈

择日去了趟西南书城。早习惯在网上买书,不知多久没去过书城。小时候每次到成都必去,因为它大,书多,一楼摆着畅销书,二楼百科,三楼儿童书。夏有冷气冬有暖气,书架中间齐刷刷坐着看书的人。如饥似渴的求学画面,明晃晃的求知欲。

今日再去,原本摆在门口的大鱼缸不见了,我记得里面有几条美艳的比目鱼,招摇过市的,炫目。取而代之的是一堵坚实的墙。撩起门帘进去,暖意袭来。一直觉得西南书城的门帘很诡异,大有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味。本想上三楼缅怀下童年,竟发现已改成玩具市场。童书区被压迫到极为狭小的范围内,逼仄剩两排书架,可悲的是下面竟空无一人。大叹今不如昔,怏怏下楼。

二楼亦是照旧,分门别类的摆放。经济门类站的人最多,仔细瞅瞅,拿的大多是《50个秘诀教你如何变富有》、《财富人生的XX秘诀》系列书籍,这些书除了把作者和出版社变富有外,确实笼络了不少人心。那些看着这些书觉得自己会变富有的人儿啊,真是天真的可爱。老师说经济是门显学,本质是经世济民,取治国平天下之意。看到如今经济如此兴旺发达,人人都心怀家国,真想感叹国之有救。但大抵粗茶布衣,连自己都经营不起,也不知怀着家国何用。都被钱洗脑了,一窝蜂冲着金子去。

人气第二的自然是各类成功学,《高效能人事的7个习惯》《做内心强大的女人》云云,还有百年不变的《人性的弱点》全集,它们熬了几十年的高汤,久久散发着腻人又矫情的余味,总有一群人大口大口呼吸着,吸到肚里都化作脂肪,全无用处反倒增添了拖累。

大家都有病-天方燕谈

旅游书的人群聚集倒是出乎意料,《再不出走就老了》《你不知道的南美》……若干本装帧精美图片炫目的书册成堆摆放,随意拿出一本名曰《舌尖上的印度》,全彩印刷,厚达299页,一看字数,432千,按照写作的经验,满打满算也就不过45页文字。再看图,大光圈加微距,再加上无敌后期,确实挺诱人。不过这些买回去既不能吃也不能看的纸页,除了刺激旅游欲和让你知道你的生活过的多么乏善可陈外,也不知有何用处。天真的读者们不会真的觉得,看过了这些絮絮叨叨全无营养的文字和全靠后期调出的照片就像真的旅游过一次吧?

近年来大家生活确实好了不少,旅游愈发火热,世界这么大,一张口一双手,一部相机双脚走,总不至于饿死。小文青穷游,逢到之处咂摸出文字些许,矫情力透纸背。小清新的悠游,所过之地咔嚓下照片若干,光影模糊名曰青春。大土豪的富游,有往之息席卷回手信堆垒,纸币糊墙恨不得贴无数个到此一游。我们开始以各自的方式在路上,一时间似乎所有人都在路上。我们叫嚣着,再不出走就老了,再不疯狂就老了,却没人安守心乡。读书行路本是相辅相成,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路上,留了太少的空间在纸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于是,阅遍千山万水,终成走马观花。

而那些浮躁的花哨文字,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结果,或许会影响更多人,继而恶性循环。

打住!到一楼看畅销书。

多年不到大型书城,似乎与时代脱了节,书籍如何畅销全然无知。当年来的时候,畅销处清一色的世界名著,旁边中国名著。大体按年代和类型分类。而今言情与青春小说几乎占领了一楼的半壁江山。粗粗一看,被无数浅显又腻歪的名字所震撼。

简单分类,有明媚忧伤型的:《梧桐那么伤》《透明的哀伤》、《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等,浓郁鸡汤型的:《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等,抱大腿型:《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撕裂成长型:《总有一次眼泪让我们瞬间长大》、《青春,我们无处可逃》等,如饥似渴型:《满世界找爱》、《许我再次邂逅》、《男生,我想大声对你说》等,莫名其妙型:《脱线萌星易容记》、《妖孽只在夜里哭》等。

以上书籍各有拥趸,下面坐满了人,受众目测在12-18之间,女性居多。一眉清目秀女子杏眼圆瞪,下身盘坐,上体微曲,拿着一本《男生,我想大声对你说》字句逐读,因其坐在过道,路人纷纷跨其身而过,该女子雷打不动,着了魔般翻页翻页再翻页。心中一阵寒意。

想想似乎自己和周围的人也这么过来的,初中时候,文艺的看小四,颓废的看安妮宝贝,尖酸的看韩少,打发时间的看痞子蔡,后来也看张悦然、七堇年、落落,再到后来的饶雪漫之类。主打杂志是《萌芽》,那时那股腻歪到矫情的文风透过纸背刻进了不少人的骨头里,或许包括我的。

现在再看四娘的东西会觉得受不了,但那时确实暗含对青春的全部渴望,简单概括就是轰轰烈烈潇潇洒洒。与日以继夜题海营生的现实相比,书里的生活是如此的令人艳羡。于是总难免学学四娘,幻想着“45°角仰望天空,让阳光被树叶撕碎了洒在青涩的脸庞,顺着轮廓勾勒出棱角分明的侧脸,眼里满是炽烈的微亮,却蓄满忧伤”的画面,让书页中跋扈的青春飞扬在试卷外的笔尖眉梢,那些书像公路上的一滩血,总不免勾得人好奇。

这么一想,是不是有些理解了?可是好歹那时的书有些许文笔,内涵全无至少能教会人如何说话,偶尔还可逗你一笑。眼前的这些,像被拍死在墙上的大苍蝇,黑漆漆的尸体弹开了,仍有一块血迹,看得人心烦。

大家都有病-天方燕谈

随手拿起一本《撒哈拉不哭泣》,简介如下:三毛的美好,在于她独特的生活方式,从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到与荷西的爱情,她满足了我们对自身生活的幻想——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谨以此书,献给最勇敢最浪漫最真性情的三毛,你好,echo!

毫无逻辑的题目为了和三毛搭上关系硬是扯上了撒哈拉,哭泣之说更让人错愕。若是撒哈拉真会哭泣,对荒芜沙漠而言,倒是一件好事。且不说从对三毛美好的认定标准便完全不同,光是对自身幻想的定义,那个被平西王叛臣玩坏的句子更像是作者的意淫,不由分说粗暴加诸三毛头上,又以三毛英文名echo结尾,倍感亲昵。但我想三毛若是真看到这个题目,再瞅瞅简介,一定会气到死而复生吧。

又看着那些横陈地面手捧书籍眉头微蹙双唇紧闭的少女们,渴求的眼神让人心生忧戚,是市场错指了阅读,还是阅读引乱了市场?好像学鲁迅大吼一声救救孩子,又实觉自己挑剔多虑。本来嘛,阅读是件自由的事,只咀嚼着多年流传的国之精华:开卷有益,开卷有益。

离开时在货架上看见一本书,莫名的符合当时当景,朱德庸的漫画,名字是:大家都有病。

嘿,大家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