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毕电影《颐和园》,我竟然天真的一度以为那是关于帝都的风光纪录片并且长久的纳闷着为何一部旅游片会被禁掉。禁片总是对人有无尽的吸引力,要是把天朝的禁片一列排开,估摸着几个月都不用上电影院看新片了。然而是不是国粹都在禁片里呢?无法妄断。但不可否认,那些片子中总是隐瞒了我天朝不愿回望的历史,遮掩了我天朝所背弃的,或者是所畏惧的价值导向,在他们看来,这种历史会腐朽人心,歪曲“正史”,这种导向会将国民引向歧途。
朋友说看完《致青春》发现那不是回忆,而看了《颐和园》才是生命再现。费尽心思倒腾到一个像素极低的版本,满屏幕的噪点让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看坝坝电影的年代——宽阔的广场,青色的塑料凳,幻灯幕布一般的屏幕,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满为患。远方的投影仪射出喇叭状的强烈光束,透过光可以看见细蚊飞舞,甚至连空气中悬浮的颗粒也因照明而突兀的显现出来。所有人眼里都闪现着一样的色彩,连光影的变换都是一样的。影片并不好看,画面也不甚清晰,可一大群人同呼吸,双眼随剧情同睁共闭,那种感觉可不弱于任何电影院——那一座一座分开的、暗无边际的、貌似高级毫无交流的私人空间。坝上的电影,从幕布上都能闻到生活的气息。
当然,以上只是像素问题所引发的思考。电影画面又一一闪现,对白不多,很多是郝蕾自述,她的日记,她的心里,定了全片的节奏,起落拐点。你发现一个人的生命就是如此,年轻时的渴求、激越、望怀、情愫,随年龄渐老而消失殆尽,郝蕾的小辫子变成了贴面卷发,纤柔的腰身日趋丰腴,你看到了青春的逝去,那是无声息的,恍惚的,望着镜子看着日记淋着雨,咋呼一声,呀!怎么过了这么久了?!
郝蕾全片都在歇斯底里的躁动与无处安放的默然中游离,她疯狂,她一次又一次的用身体狂欢,她又冷静,索然于蒲公英纷飞的校园里写下文艺又渺远的日记。你看啊,青春就是这般矛盾又和谐的存在。
其实重要的还是与年代的切合,那个疯狂的时刻,看到温柔数倍的场景再现,一群群学生疯似得上车,去呐喊,去请愿,去如何如何。枪支出现,弹药轰鸣,又如惊兽四散。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是悸动而炽烈的,我们无从得知那个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同样热滚滚的血液是薪火相传的。起码在年初的事件中,不少人会感到骨子里有股热血,喷薄而出,我们渴望能做点什么,或许是冲动吧,或许是不成熟吧,或许就这样被利用了吧。
现在还记得那天在图书馆顶楼一边复习危机传播管理一边刷屏的画面,也还记得心脏扑扑的跳动,那不同于以往的,被卷进历史事件的激动。人一旦被历史裹挟,总是成为了群体而失去了自己。或许当时也就成一个乌合之众了吧,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有了这段经历再看《颐和园》,会又很多共鸣,胶片的色调也抹上一笔浓墨重彩。
印象最深的还是李缇的死,在德国的高楼上,嫣然一笑,沉沉摔下,青春戛然而止。
还有余虹和周围在平静的湖面泛舟,夕阳西下,颐和园美艳至极。
整部片看下来有种凄伤,浓溢着一股愁绪,萧索了两个多小时。又让我想起胡笳,虽说那带来的更多是苍凉。
风扇声不合时宜的又将思绪拉回,望望,暗夜无边。若此刻站在城市中央,高楼屋顶,会否看见,千里万里月明?谁有歌一曲胡笳,啼唱失序的城市?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原创文章,作者:鸥鸥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颐和园》:胡笳一声愁绝》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