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闻出版业务发展报告》统计,中国有报纸1918种,期刊9867种,2012年中国报刊共计11785种。其中,报纸已经连续三年减少,期刊增减有波动,总体也在减少(如下图)。
在全球报业危机和媒体载体形式变革的当下,我们已经有过太多报刊的生死和传统媒体转型的讨论。无纸化的媒体形态和新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的事实,毋容置疑。而PC互联网第一次榨干报刊等传统媒体之后,移动互联网又第二次榨尽了报刊的优质内容。同时,报刊耐以生存的广告份额和消费市场正在日益萎缩。
这并非唱衰与否,而是关系存亡的问题。
报刊真的会消亡吗?答案是肯定的,无纸化的媒体形态完全替代纸媒一定会出现,具体哪一天目前没有谁能回答。但趋势和速度都在加快。
报刊消亡之前还能在业务上有发展吗?答案也是肯定的,这绝非回光返照,而是危机之下必有生机,也是行业此消彼长和媒体转型的实际情况,更是报刊行业资本和精英的希望所在。
我认为,未来报刊在三个业务方向上可以深耕。
一 、报刊可以成为大公司的业务板块支撑和品牌公关部门
传媒作为产业形态的一种,将会更多的成为大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重要支撑。拥有传媒产业的高层和领袖人物最容易在媒体圈得到曝光的机会,也最能搭建一个政商交流的平台,有助于自己公司的发展和壮大。
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自己如果有一份报纸或者一本杂志,在出现危机或者战略动向的时候,可以即时发声,并和传媒业内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而塑造品牌,是非常需要信息的传播和加强的。
全球著名的教育集团培生公司就拥有《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两份在政商界影响力重大的报刊。而1993年亚洲糖王郭鹤年家族收购香港《南华早报》和2011年内地利海集团收购香港《成报》,背后的战略意图,可见一斑。很多报刊都隐形的或者公开的为很多公司背书。甚至,把国家看成一个Company(公司),稍微动动脑筋,你就知道它为什么要牢牢控制那么多包括报刊在内的媒体了。
二 、类型化发展、在行业媒体中报刊可以生存得更好
一个人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方面做到了极致,就是领袖就是权威就可以活下来。一份报纸一份杂志也是如此。
突出差异化的特色,在行业媒体中发挥到极致,报刊的生存不是问题。关注财经、主打影视、专注房产、侧重母婴……都可以成为报刊自己的倾向性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看电影》、《中国房地产报》……都活得很好。
报刊在行业内也非常容易构建若干评价体系和榜单,在市场影响力、线下活动和广告收入方面更有竞争力。
三 、报刊在相关产业构成的延伸平台上大有作为
曾任南方报业集团董事长、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范以锦老师对我讲,“纸媒会不断萎缩,但不会像一些人想像的那么快消亡。作为一种传播形态,它还会在相当长时间內存在。形态、内容、用户体验创新有多大力度,决定其寿命还有多长。报纸亏损不等于报纸消亡,如果把报纸打造成传播营销的平台,可在延伸出去的平台上经营,报纸不赚钱,报纸单位还在赚钱。”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立的传媒梦工场、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成立的掌控传媒,在微博、微信和自媒体平台方面做出的尝试已经有了很好的市场实践。而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北青传媒、华闻传媒、新华传媒、粤传媒、新华悦动和中南传媒等上市的报刊集团,更是在传媒乃至文化产业,通过资本运作,报刊成为自身的标配,而单位或者公司取得了报刊之外的较好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报刊在新媒体上的投资和运作,本身也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一步。
原创文章,作者:燕子李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报刊未来可以深耕的三个业务方向》https://tianfangyantan.com/articles/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