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就是悲剧-天方燕谈

这么多年来,如果你只冲着那一两个无厘头的笑点去看周星驰的电影,只能说你还没有看懂周星驰。他的电影,搞笑、卖丑、荒诞……都是表象,无厘头的外表之下,小人物的心酸和苦难。带有自传性质的《喜剧之王》,你看一遍是喜剧,看两遍也是喜剧,看三遍就感觉不对劲,四遍五遍“对不起我是个演员……”“我养你啊……”就戳中你的泪点,于是恍然大悟,原来这他妈是个悲剧啊……这也正是无厘头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一味搞笑,那就成了大部分烂片的俗套,他的电影就不会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你只看到了喜剧的皮毛,那一定是你看得还不够认真,又或者,只是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

《西游降魔篇》正是如此,二十年后周星驰又在“西游”路上和我们相会,狮头鱼尾裸体现身的沙和尚、因爱生恨亮相惊艳的猪八戒、貌似咕噜变身金刚的悟空、满头卷发生被拔光的玄藏……夸张的表情、诡异的音乐、心跳的节奏,哦,麦嘎等,是谁说这不是一部惊悚片?!

周星驰在用心做事,用心拍电影,他知道无论哪个观众,走进电影院的那一刻都是有情绪的:工作了一天疲惫不堪,酒足饭饱比较惬意,男女调情恩爱有加,刚刚睡醒浑沌迟钝,商场失利情场失意非常低落……《西游降魔篇》开始就用一个纯情美好的父女有爱画面切换到鱼怪吃人的惊悚场面,你的心跟着电影的节奏走,十分钟左右,就非常放松了,跟着文章、舒淇、黄渤、罗志祥……先笑后哭,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又笑又哭,再哭再笑……

电影,不是有很多笑点就是喜剧,也不是妻离子散身患绝症就是悲剧。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是悲剧。无论毁灭的过程是悲壮的、缠绵悱恻的、平庸的、抑或是搞笑的。用一种荒诞戏谑的方式来影射本应该不那么可笑的悲惨现实,这是一种比“痛而不言、笑而不语”更高的境界。其实人终究是个悲剧,人生最后无非一个死,连宇宙也一样到最后是毁灭。这是一个既定的悲剧,我们也就不必纠结于结果,重在过程,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一切风云际会酸甜苦辣,就很快乐,很喜剧了。

这一次,周星驰带来的,是熟悉的味道,也是加强的味道。一点点的做,一点点的出,《西游降魔篇》风格很突出,音乐是相似的,歌词是相似的,桥段是相似的:美女是用来杀的,英雄是用来降的,情人是用来分的。尽管《一生所爱》被他从“一万年的期限”改到了“只争朝夕”,但希望只是绝望中的那么一点点。或许这就是周星驰的情感宿命,他接受《看见》采访,反而问柴静,“我都这样了,还有机会吗?”爱情于他,总是悲剧,回想他和朱茵和其他,真有点宿命的感觉。而从《少林足球》到《功夫》再到《长江7号》,周星驰童年的情意结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儿歌三百首》变成《大日如来真经》,也就成了屌丝逆袭的神迹证明。

你去看周星驰的表演作品,特别是他自编自导还有自演的电影,就会跟我一样想起传奇的虚云法师一对偈语——

两手将山河大地,捏扁搓圆,掐碎了,遍撒虚空,浑无世相;

一棒把千古孽魔,打死救活,唤醒来,放入微尘,共作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