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医美的隐秘角落-天方燕谈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1769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150亿元。千亿医美市场已经成为新时代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美黑产仍是最大的行业“牛皮癣”。医美行业需要加强监管,黑产是惩治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法律法规,监管执法力度大大加强。

当然,监管执法任重道远。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公布,2019年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达到2万件。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9年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数量也有6138件。行动还在继续,2020年6月,上海市卫健委就开展了对医疗美容广告的专项整治活动,并给出了医美广告中禁止使用的负面词语清单。

医美黑产的遁形可能性越来越小,然而另一种更狡猾的模式被不合法不合规的商家们利用起来。这一次,他们瞄准了美团平台。一些非医美资质的机构利用“轻医美”的概念做幌子,违规销售医美项目出现在美团这样的平台上,不时让消费者踩雷。“打瘦脸针”、“光子嫩肤”、“热吉玛”……等最为常规和基础的“轻医美”项目,在缺乏基本医疗规范的机构手里,给消费者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美团医美的隐秘角落-天方燕谈

美团押注医美市场,但消费者却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傻傻的分不清楚

美团也需要医美业务,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168亿元、亏损16亿元,比起共享单车和受疫情影响的到店餐饮业务,医美显然更有诱惑力,已经成为美团押注的重点业务之一。此前有媒体报道,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分析,以3150亿规模、50%渠道分成计算,美团医美市场份额即使维持在5%的水平,收入也能接近百亿元。

公开资料也显示,截止2019年末,美团医美医疗业务已覆盖近400个核心城市,付费合作的医美及医疗类机构数量达到了11000家,覆盖皮肤管理、抗衰老、玻尿酸、体检、口腔等多个细分品类。艾瑞咨询《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20》数据指出,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其中医院等级占29.1%,门诊类32.9%,诊所类38%。而全国有超过8万家生活美业店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属于违法经营。

行业的灰色地带,就在于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的甄别。

这里,就涉及一个专业知识问题: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而生活美容,是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所进行的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

换句话说,动不动刀子、是否对身体局部或者全部麻醉,这些手术医疗美容方式,成为与生活美容最大的区别。但就只这一点,你让普通消费者去甄别,实在是有难度。中国网等媒体记者在美团App搜索一家在北京地区名叫“泰美丽格医疗美容”的机构,能看到其披露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诊疗科目显示为“医疗美容科:美容皮肤科”,然而却在页面上架了名为“乳房下垂矫正”的手术项目,该项目已经超出了机构执业诊疗科目。同时,该手术项目进行时所采用的麻醉方式为“全麻”,但该机构并无麻醉科。

美团医美的隐秘角落-天方燕谈

有一种“黑医美”叫美团机构?存在欺诈和伤害消费者的可能

关键痛点也来了,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提到,2019年,中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12%的合法机构里,又存在超过15%的超范围经营现象。如果仔细梳理医美行业的乱象,有三种形式让人深恶痛绝——

1 、超范围经营:医美机构本身合法,但是做了超出经营范围的医美业务,违规行为本身就具有很大风险,对消费者不负责任; 2 、违法经营:生活美业店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行为不仅高风险、而且直接违法; 3 、黑心经营:不仅超范围经营、违法经营都存在,而且使用假针、假药剂、假资质,使消费者致伤致残乃至致死,这类商家被称为非法黑心医美机构。

应该说,以上三种形式的医美乱象,都不同程度的依附在了美团平台。一方面,美团现在非常需要医美业务,因此有大量医美机构入驻。另一方面,违规违法的医美机构,急需通过美团平台得到某种“庇护”和引流,“乔装打扮”蒙混过关,成为了美团的医美商家。

目前,美团自己并不直接经营医美业务,而是采取邀请入驻、收取服务费、抽成等方式,获得医美业务收入。但在入驻的这些第三方医美机构中,有相当多的机构是不符合资质的,很多都是只有生活美容的营业执照,根本没有医疗美容的资质。因此,业内有说法把这种“黑医美”叫做美团机构。有这么夸张嘛?这里不作任何评价,只是大家可以看一个案例:一家名为“痘博士”的美团点评商户主页下,很多消费者都进行了投诉,有消费者表示“在我不知情不能给学生放贷的情况下,痘博士联合贷款机构私下给我拍照,贷款过程并非我本人意愿操作”,还有人说“全程有店员再给我提供虚假工作证明、虚假工作地址电话”、“痘博士并非医疗机构,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等等。

美团医美的隐秘角落-天方燕谈

央广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网等媒体记者也进行了调查。在国家卫健委网站,相关媒体记者并未查询到痘博士的医疗机构资质信息。更令人意外的是,在网络上搜索其他美容机构的过程中,“痘博士”频频出现在列表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很显然,这种操作是典型的竞价排名的玩法,尽管能不断吸引消费者,但他们受伤害后,就去美团平台上“控诉”了。

美团医美的隐秘角落,需要一束正道的光

一些非医疗美容机构和黑医美也会通过打“擦边球”,利用近似关键词搜索,混迹于正规医美机构名录里,令消费者防不胜防。即便是有正规资质的医美机构,也会利用“轻医美”招牌进行超经营范围甚至违法的医美项目。甚至此前长沙一家医美机构营销人员曾对媒体爆料:为了进一步扩大“吸金”能力,互联网医美平台对机构、医师审查“宽松”,对前置展示位收取高额费用,帮机构虚假刷单刷评论,甚至过滤掉用户对合作商家的差评和投诉曝光。

这些医美机构往往都具有正规资质,可以轻松通过平台资质审核。而一旦通过审核,平台就不会过问后续的日常运营,于是医美机构也就有了超范围经营和违法经营的“活动空间”。比如仅拥有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资质的机构,对消费者推销丰胸、隆鼻等手术项目,一般消费者在看到资格证书后不会深究具体的执业范围,而恰恰这就容易发生事故和纠纷。

美团医美的隐秘角落-天方燕谈

可以想象的是,要全面、彻底审核已经入驻美团的11000家医美机构的具体资质,需要耗费多少人工和时间?要实时实地的核查他们的具体经营业务,又需要投入多少运维稽查人工和成本?网上也有人大胆假设,不排除有美团医美包括地推业务人员在内,因为业绩考核等压力和利益驱使,有协助一些超范围经营、违法经营、黑心经营的商家绕过审核,进入美团的行为出现。

这些原因,也造成了美团医美有一个“隐秘角落”,以致于让美团自身有了“原罪”。那就是因为业务利益驱使,美团在医美业务上的自我管理、自我净化,离合法合规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有着乱象又入驻到美团的那些医美机构,本身又希望浑水摸鱼,从中渔利。某种意义上,机构商家和美团就产生了利益捆绑,而吞下苦果或者最终买单的是广大消费者。

美团医美的隐秘角落-天方燕谈

不可否认,医美市场本身的需求和业务理想结果,是让大家求美得美。美团平台上也不乏合法合规经营的医美机构。但黑医美还大量存在,美团的医美之路就注定崎岖。相信随着医美行业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执法力度的日益加大,加上美团自己的逐渐重视,一束正道的光照亮隐秘角落是迟早的事。